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6年第6期
编号:12771124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切除术中淋巴结清扫的现状及研究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16年2月12日 医学信息 2016年第6期
     摘要:淋巴结转移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最主要的转移途径之一,术中淋巴结清扫程度及病理分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因此,术中淋巴结清扫已成为标准肺癌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迄今为止,早期NSCLC手术中纵隔淋巴结清扫方式及范围尚未统一。本文就将目前早期NSCLC手术中淋巴结清扫的方式、范围的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肺肿瘤;淋巴结转移;淋巴结清扫

    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肺癌85%,是我国人群死亡率上升最快的癌症,目前已经跃居我国恶性肿瘤的首位死亡原因[1,2]。其根治平均5年生存率仅为30%~50%,临床I期肺癌也只达到61%~70%[3,4]。目前认为,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的适应症状包括I期、II期和部分可切除IIIa期[5,6],但是临床I期肺癌的术中淋巴结清扫方式和范围存在一定争议。本文就将目前早期NSCLC手术中淋巴结清扫的方式、范围的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肺癌淋巴结的分区及转移规律

    淋巴结转移是肺癌的最主要的转移途径之一,多沿肺内淋巴结转移至肺门、纵隔淋巴结,从而向远处进一步转移[7]。此外,亦有少部分肺癌患者存在跳跃式转移(即越过N1组淋巴结而直接转移至N2组淋巴结[8])。Watanabe等[9]根据淋巴结引流特点,将纵隔淋巴结区划分为上纵隔和下纵隔。其中,右侧上纵隔淋区域包括第2、3、4组,右下纵隔区域包括第7、8、9组;左侧上纵隔区域包括2、3、4、5、6组,左下纵隔区域含第7、8、9组 ......
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22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