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S和股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体会
摘要:目的 分析比较二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探讨其优缺点。方法 选取我科2008~2013年6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的病例,其中动力髋部螺钉(DHS)31例,股骨近端解剖钢板35例。观察比较二种内固定方法在术中失血量、操作时间、术后骨折愈合率及髋关节功能活动情况等方面的数据变化。结果 二者在术中失血量、操作时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在术后骨折愈合率及髋关节功能活动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严格掌握骨折类型、内固定适应症的前提下,股骨近端解剖钢板略占优势。
关键词:DHS;股骨近端解剖钢板;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发于老年人,约占全身骨折的3%-4%,手术治疗是其首选治疗方法[1]。DHS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标准内固定物[2],而解剖锁定钢板是一种近年应用的新型内固定材料[3]。二者入路相同,术式相近,固定方法略有差异,自2008~2013年,对我科采用这二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66例,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66例,男27例,女39例,年龄53~78岁,平均65岁。致伤原因:摔伤51例,车祸伤11例,其他伤4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按Evans Jensen分型:Ⅰ型11例,Ⅱ型29例,Ⅲ型22例,Ⅳ型4例;按AO分型:A1 11例,A2 51例,A3 4例。采用动力髋部螺钉(DHS)31例,股骨近端解剖钢板35例。
1.2方法
1.2.1术前准备 完善各项术前相关检查,双侧X片对比,确定无绝对手术禁忌症,控制各种内科基础疾病,下肢牵引3~7d手术。
1.2.2手术方法 麻醉生效后,患者仰卧位,患侧臀下稍垫高,患肢处于外展中立位或稍内旋位。采用髋关节外侧入路,切开阔筋膜和股外侧肌,显露骨折部及股骨大转子、股骨上段部分,外展牵引,旋转、撬拨复位,C臂透视下维持颈干角130°~140°,前倾角15°,打入克氏针导针临时固定。DHS组于粗隆下约2~2.5cm处偏后方导向器135°进针,至关节面下方1cm,C臂透视下确认长度,放入合适的拉力螺钉,安装套筒钢板;解剖钢板组放置钢板后, C臂透视下近端放入3枚导针进入股骨颈,并安放半螺纹松质骨螺钉,确认复位满意后,骨折远端依次拧入固定螺钉。切口留置负压引流管后逐层关闭。
1.2.3术后处理 所有患者术后静滴抗生素、抗凝剂5~7d。术后第1d开始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和踝关节伸曲练习,48h内拔管,3d后髋关节功能活动,2~4w视患者情况开始床边活动或扶双拐不负重活动,6~8w根据X片情况决定下地扶拐负重行走,定期门诊复查,待X片提示骨折临床愈合后方可弃拐。
2 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DHS组140min,解剖钢板组100min;失血量:DHS组500ml,解剖钢板组250ml;平均愈合时间:DHS组14w,解剖钢板组16w;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DHS组87分,解剖钢板组85分。二者在术中失血量、操作时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在术后骨折愈合率及髋关节功能活动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3.1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发于老年人,采用牵引治疗病死率达34.6%,手术治疗病死率仅17.5%[4]。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上升,手术适应证愈发广泛。术前,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改善患者的手术耐受性,术中,合理选择麻醉以及手术方式,尽量做到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创伤失血、有效坚固的内固定,术后,有目的的功能锻炼,一台成功的手术,不仅能够减少卧床并发症,促进骨折的早期愈合,减少髋内翻、患肢短缩外旋畸形的产生,而且能够提高生存、生活质量。
3.2 DHS与解剖钢板的比较。二者入路相同,术式相近,固定方法略有差异。由于DHS的动力钉放置要求较高,角度稍有不对,就会出现螺钉偏出、骨折对位欠佳、分离等,故而放置动力钉时所需的复位、透视、固定时间也相对延长,也造成了术中失血及手术时间的增加;由于解剖钢板不需要135°固定角,不需朔形,骨膜剥离少,C臂透视下即可完成操作,减少了对骨折端的刺激,固定简单方便,相对的减少了手术时间及失血量。二者比较,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上,解剖钢板较DHS有明显优势(P<0.05)。
3.3 DHS与解剖钢板的优缺点。DHS和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均为偏心的钉-接骨板结构。DHS是经典的股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方法,螺纹钉与套筒锁定、滑动,具有结构坚固、不易折断、动力加压等优点,断端滑动加压,可使骨折在固定的同时沿滑动的螺纹钉移动而崁压,使断端有应力刺激从而促进骨折愈合,同时钉板角度固定,降低了髋内翻畸形发生率。缺点是股骨颈内局部集中骨量丧失大,失血量大,不防旋,对粉碎性骨折固定不稳定[2]。对于骨质疏松患者,由于骨质强度、密度降低,螺纹钉能够有效把持的骨质相对减少,易造成螺纹钉的松动甚至骨折移位。解剖钢板是根据股骨近端的形状设计,可重建大、小转子,其头端贴服良好,三枚螺钉三角形多角度固定稳定,防旋及抗剪力较强,螺钉与钢板的锁定结合,增加了稳定性,增强了抓持力,尤其适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及骨质疏松患者,且接骨板不需紧贴骨干,骨膜剥离少,有效保护血运,有利于骨折愈合。缺点是生物力学强度较差,抗弯应力作用较弱,早期负重易出现内固定松动,不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5]。且螺钉缺乏动力加压作用,骨折断端缺少应力刺激,从而影响骨折的愈合。本组对照,显示解剖钢板组愈合时间相对较长。
4 结论
二者入路相同,术式相近,固定方法略有差异。二种内固定物各有优缺点,不存在定式的手术方法。通过比较,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上,解剖钢板较DHS有明显优势,在术后愈合时间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上,二者区别不大。DHS和解剖钢板都可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治疗,对于不稳定骨折、粉碎性骨折、骨质疏松者,解剖钢板的适用性更为广泛,临床上应根据骨折的类型、患者的身体情况、内固定物的生物学特点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法。
参考文献:
[1]何正华,胡阿威,夏春明,等.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0,25(4):316 -317.
[2]彭学明,钱亮.DHS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9,24(12):1106-1107.
[3]熊鹰,王大兴,柳百练,等.解剖型髋动力带锁钢板的研制及临床应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16(6):420-422.
[4]卢世璧.坎贝尔骨科手术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134.
[5]罗湘平,何顺清,李治安.锁定钢板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对照试验[J].中国骨伤,2011,24(3):242-244.
编辑/赵恒德, http://www.100md.com(刘峻)
关键词:DHS;股骨近端解剖钢板;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发于老年人,约占全身骨折的3%-4%,手术治疗是其首选治疗方法[1]。DHS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标准内固定物[2],而解剖锁定钢板是一种近年应用的新型内固定材料[3]。二者入路相同,术式相近,固定方法略有差异,自2008~2013年,对我科采用这二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66例,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66例,男27例,女39例,年龄53~78岁,平均65岁。致伤原因:摔伤51例,车祸伤11例,其他伤4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按Evans Jensen分型:Ⅰ型11例,Ⅱ型29例,Ⅲ型22例,Ⅳ型4例;按AO分型:A1 11例,A2 51例,A3 4例。采用动力髋部螺钉(DHS)31例,股骨近端解剖钢板35例。
1.2方法
1.2.1术前准备 完善各项术前相关检查,双侧X片对比,确定无绝对手术禁忌症,控制各种内科基础疾病,下肢牵引3~7d手术。
1.2.2手术方法 麻醉生效后,患者仰卧位,患侧臀下稍垫高,患肢处于外展中立位或稍内旋位。采用髋关节外侧入路,切开阔筋膜和股外侧肌,显露骨折部及股骨大转子、股骨上段部分,外展牵引,旋转、撬拨复位,C臂透视下维持颈干角130°~140°,前倾角15°,打入克氏针导针临时固定。DHS组于粗隆下约2~2.5cm处偏后方导向器135°进针,至关节面下方1cm,C臂透视下确认长度,放入合适的拉力螺钉,安装套筒钢板;解剖钢板组放置钢板后, C臂透视下近端放入3枚导针进入股骨颈,并安放半螺纹松质骨螺钉,确认复位满意后,骨折远端依次拧入固定螺钉。切口留置负压引流管后逐层关闭。
1.2.3术后处理 所有患者术后静滴抗生素、抗凝剂5~7d。术后第1d开始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和踝关节伸曲练习,48h内拔管,3d后髋关节功能活动,2~4w视患者情况开始床边活动或扶双拐不负重活动,6~8w根据X片情况决定下地扶拐负重行走,定期门诊复查,待X片提示骨折临床愈合后方可弃拐。
2 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DHS组140min,解剖钢板组100min;失血量:DHS组500ml,解剖钢板组250ml;平均愈合时间:DHS组14w,解剖钢板组16w;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DHS组87分,解剖钢板组85分。二者在术中失血量、操作时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在术后骨折愈合率及髋关节功能活动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3.1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发于老年人,采用牵引治疗病死率达34.6%,手术治疗病死率仅17.5%[4]。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上升,手术适应证愈发广泛。术前,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改善患者的手术耐受性,术中,合理选择麻醉以及手术方式,尽量做到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创伤失血、有效坚固的内固定,术后,有目的的功能锻炼,一台成功的手术,不仅能够减少卧床并发症,促进骨折的早期愈合,减少髋内翻、患肢短缩外旋畸形的产生,而且能够提高生存、生活质量。
3.2 DHS与解剖钢板的比较。二者入路相同,术式相近,固定方法略有差异。由于DHS的动力钉放置要求较高,角度稍有不对,就会出现螺钉偏出、骨折对位欠佳、分离等,故而放置动力钉时所需的复位、透视、固定时间也相对延长,也造成了术中失血及手术时间的增加;由于解剖钢板不需要135°固定角,不需朔形,骨膜剥离少,C臂透视下即可完成操作,减少了对骨折端的刺激,固定简单方便,相对的减少了手术时间及失血量。二者比较,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上,解剖钢板较DHS有明显优势(P<0.05)。
3.3 DHS与解剖钢板的优缺点。DHS和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均为偏心的钉-接骨板结构。DHS是经典的股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方法,螺纹钉与套筒锁定、滑动,具有结构坚固、不易折断、动力加压等优点,断端滑动加压,可使骨折在固定的同时沿滑动的螺纹钉移动而崁压,使断端有应力刺激从而促进骨折愈合,同时钉板角度固定,降低了髋内翻畸形发生率。缺点是股骨颈内局部集中骨量丧失大,失血量大,不防旋,对粉碎性骨折固定不稳定[2]。对于骨质疏松患者,由于骨质强度、密度降低,螺纹钉能够有效把持的骨质相对减少,易造成螺纹钉的松动甚至骨折移位。解剖钢板是根据股骨近端的形状设计,可重建大、小转子,其头端贴服良好,三枚螺钉三角形多角度固定稳定,防旋及抗剪力较强,螺钉与钢板的锁定结合,增加了稳定性,增强了抓持力,尤其适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及骨质疏松患者,且接骨板不需紧贴骨干,骨膜剥离少,有效保护血运,有利于骨折愈合。缺点是生物力学强度较差,抗弯应力作用较弱,早期负重易出现内固定松动,不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5]。且螺钉缺乏动力加压作用,骨折断端缺少应力刺激,从而影响骨折的愈合。本组对照,显示解剖钢板组愈合时间相对较长。
4 结论
二者入路相同,术式相近,固定方法略有差异。二种内固定物各有优缺点,不存在定式的手术方法。通过比较,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上,解剖钢板较DHS有明显优势,在术后愈合时间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上,二者区别不大。DHS和解剖钢板都可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治疗,对于不稳定骨折、粉碎性骨折、骨质疏松者,解剖钢板的适用性更为广泛,临床上应根据骨折的类型、患者的身体情况、内固定物的生物学特点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法。
参考文献:
[1]何正华,胡阿威,夏春明,等.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0,25(4):316 -317.
[2]彭学明,钱亮.DHS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9,24(12):1106-1107.
[3]熊鹰,王大兴,柳百练,等.解剖型髋动力带锁钢板的研制及临床应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16(6):420-422.
[4]卢世璧.坎贝尔骨科手术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134.
[5]罗湘平,何顺清,李治安.锁定钢板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对照试验[J].中国骨伤,2011,24(3):242-244.
编辑/赵恒德, http://www.100md.com(刘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