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6年第17期
编号:12874456
合并心力衰竭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6年4月30日 《医学信息》 2016年第17期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在我院急诊科治疗的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对98例患者冠心病史、休克、心律失常、心肌梗死位置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心律失常、介入治疗、下壁合并后壁心梗是影响AMI并心力衰竭患者预后效果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AMI合并心力衰竭具有病情重、死亡率高的特点,其预后效果受到并发症、梗死部位、治疗方法、心律失常等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临床特征;预后效果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急性心肌梗死成为导致老年群体致残、病死的主要原因之一[1]。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心力衰竭患者如果不给予及时的治疗,病情会快速恶化,从而难以救治。文中以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AMT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其预后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 http://www.100md.com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急诊科2013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8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上述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关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相关指标,包括男60例,女38例,患者的年龄在45~79岁,平均年龄为(67.9±7.6)岁。心力衰竭的主要位置:有64例并发左心力衰竭、26例并发右心力衰竭、8例并发全心力衰竭。患者自发病至就诊时间为0.5~6h,平均时间为(0.8±0.3)h。98例患者具有劳力型心绞痛史,75例AMI发病前1w出现心绞痛,57例存在陈旧性心肌梗死。98例患者中有17例并发糖尿病(17.35%)、47例并发高血压(47.96%)、30例右室梗死(30.61%)、29例恶心心律失常(29.59%)、37例发生休克(37.76%)、急诊介入治疗12例(12.24%)、高血脂症19例(19.39%)。

    1.2方法 收集并分析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主要包括一般情况、检体结果、危险因素。并发症、血清检测结果、是否存在其他合并症或并发症,以住院6个月的死亡情况当做预后判断指标。上述患者均采用强心、利尿、硝酸甘油进行静脉点滴,入院2w内实施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右房和左房舒张末期内径。
, 百拇医药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SPSS20.0软件对所有数据展开统计学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用χ2检验,使用Logistic回顾分析研究数据预后单因素及多因素。

    2 结果

    2.1 AMI并心力衰竭的特点 98例患者中,均出现突发性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出汗等症状,其中,37例(37.76%)患者咳出白色活粉红色痰沫,就诊时患者心率为(108±19)次/min,检查表明肺部均有湿性罗音。25例肺部啰音局限在双侧肺底,双下肺(其中,小于1/3肺野21例,≥1/3肺野者52例,25例同时伴有肺部干啰音)。

    2.2分析预后主要影响因素 综合分析多个临床因素,将冠心病、严重心律失常、休克、上下壁合并后壁及右室,各种治疗方法开展单因素分析,分析结果可知,高血压、休克、广泛前壁合并侧壁心梗、急诊介入治疗等是影响预后效果的主要因素,将上述因素开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血压、休克、广泛前壁并侧壁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是影响预后效果的危险因素.
, http://www.100md.com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老年群体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心力衰竭是AMI患者主要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2]。AMI合并心力衰竭具有发病率高的特点,尤其是老年人发病率更高。相关研究报道可知,老年患者AMI并发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在9%~43%。分析老年患者并发心力衰竭发病率高的原因[3]。由于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患者心脏无法获得充足的血液。患者缺血缺氧之后心肌严重受损,导致心肌收缩力明显减弱,心肌自身的储备能力降低[4]。AMI合并心力衰竭主要特征为:胸痛症状隐匿、长时间心绞痛病史,多出现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5]。本组数据研究显示,AMI伴心力衰竭患者存在原发性高血压的比率为47.96%(47/98),糖尿病发病率为15.31%(15/98),在上述病症基础上出现心肌梗死,患者心脏收缩、舒张功能明显受损,导致心脏功能削弱,从而改变患者左心室血流动力学并引发心力衰竭。本次研究可知,影响AMI并心力衰竭患者预后治疗效果与性别、高血压、休克、梗死位置等候因素密切相关。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顾分析可知,介入治疗、高血压、休克、室性心律失常、广泛前壁并侧壁心肌梗死是影响AMI并心力衰竭预后效果的主要危险因素。由此可知,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原则为尽早、充分开通梗死血管,及时挽救频死的心肌,预防远期发生左室重构,降低临床病死率。有学者研究表明,医院配备完善的心导管室设备,挑选临床经验丰富的主治医生、护士加入急诊介入治疗中,能有效提高梗死血管开通率,降低临床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成为AMI并发心力衰竭重要的保护因素[6]。
, 百拇医药
    综上,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病死率较高、预后效果差,早期治疗、控制患者的血压、血糖病实施合理的治疗方式,能有效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王忠云.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预后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29):6050-6051.

    [2]崔海明,任雨笙,杨靖,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征及PCI治疗效果的性别差异[J].疑难病杂志,2012,11(10):739-741.

    [3]徐峰,刘金荛,王冲,等.心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和远期预后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12,41(8)978-979.

    [4]何杰,盛国安.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36):45-47,51.

    [5]陈泽芳.无创呼吸机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的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11):1439-1440.

    [6]童文玲,孙全格,赵磊,等.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6):880-881.

    编辑/成森, http://www.100md.com(张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