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伤寒论》中麻黄剂量变化及应用规律
摘要:在《伤寒论》中用麻黄的方剂有13首,方名为:麻黄汤、葛根汤、葛根加半夏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麻杏甘石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升麻汤。《伤寒论》中应用麻黄,对于病因、病位、病性不同,麻黄的剂量和配伍也各异。麻黄多者达六两,少者十六铢,本文根据仲景应用麻黄的剂量变化,试分析其应用规律。
关键词:麻黄;伤寒论;张仲景;剂量
中医是从动态的、整体的角度观察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分析人体产生生理病理的变化,并且采用灵活的辩证方法进行防治疾病。因此观察人体疾病的动态演变,变化药物的剂量及药物的配伍而施治,彰显中医的灵活性。
在《伤寒论》中用麻黄的方剂有13首,方名为:麻黄汤、葛根汤、葛根加半夏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麻杏甘石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升麻汤。《伤寒论》中应用麻黄,对于病因、病位、病性不同,麻黄的剂量和配伍也各异。麻黄多者达六两,少者十六铢,根据汉代的度量衡和经方的药量换算,《伤寒杂病论》的药物剂量换算成当今一次治疗量为:汉1斤等于250g,1两等于15.625g,1铢等于0.65g[1]。本文根据仲景应用麻黄的剂量变化,试分析其应用规律。
1麻黄六两
大青龙汤:发汗解表,兼清里热
《伤寒论》第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39条:"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此为伤寒表实兼内热烦躁的证治。本方证为风寒束表,卫阳被遏,营阴郁滞,阳郁里热为基本病机。
2麻黄四两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伤寒论》63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162条:"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此为邪热壅肺作喘的证治。本方主治证是由风热袭肺,或风寒郁而化热,壅遏于肺所致。
3麻黄三两
3.1葛根汤:发汗解表,升津舒经 《伤寒论》31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此为太阳伤寒兼经输不利的证治。风寒束表,卫闭营郁,证见发热恶寒、无汗脉紧;邪袭太阳经脉,经输不利,今项背强几几,表明邪郁较重,因此应用麻黄,在于发汗解表,调和营卫,以治其本,葛根辛散祛邪,升津舒经,是欲发其汗,而必顾护阴津。
3.2葛根加半夏汤:发汗解表,降逆止呕 《伤寒论》33条:"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此条乃太阳伤寒兼阳明呕逆证治。风寒束表,内迫阳明,导致胃气上逆。应用麻黄辛温发汗,解除寒闭,加半夏和胃降逆止呕。
3.3麻黄汤:辛温发汗,散寒解表 《伤寒论》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36条:"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37条:"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
4麻黄二两
4.1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解表散邪,清热除烦以退黄 《伤寒论》262条:"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此为阳黄兼表证。证见发热恶寒,无汗身痒,周身黄染如橘色,脉浮滑。方中麻黄、杏仁、生姜辛散表邪,宣发郁热;连轺、生梓白皮、赤小豆清泄湿热;大枣、甘草调和脾胃。
4.2麻黄细辛附子汤:温经解表 《伤寒论》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此为少阴病兼有表证初期。麻黄发汗解表,附子温经助阳,细辛通彻表里,助麻黄发汗解表,协附子内散阴寒。故适用于素体阳虚,复感风寒之证。阳虚之体,应不发热,今反发热,并见恶寒甚剧,虽厚衣重被,其寒不解,是外受风寒,邪正相争所致;表证脉当浮,今脉反沉微,兼见神疲欲寐,是知阳气已虚。三药并用,补散兼施,使外感风寒之邪得以表散,在里之阳气得以维护,则阳虚外感可愈[2]。
4.3麻黄附子甘草汤:温阳微汗解表 《伤寒论》302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也。"此为少阴病兼有表轻证。麻黄附子汤中以附子固护表里之阳,且助麻黄、甘草通阳散邪。俾邪出而真阳不出,即开鬼门之变法也。麻黄、附子一散一补,固本通阳,则病去而不伤阳气。此少阴脉而表反热,便于表剂中加附子以预固其阳,是表热阳衰也。夫发热无汗太阳之表,脉沉但欲寐少阴之里,设用麻黄开腠理,细辛散浮热,而无附子以固元阳,则太阳之微阳外亡。惟附子与麻黄并用,则寒邪散而阳不亡,此里病及表,脉沉而当发汗者,与病在表脉浮而发汗者迳庭也。若表微热则受寒亦轻,故以甘草易细辛,而微发其汗,甘以缓之与辛以散之者,又少间矣。
5麻黄一两
桂枝麻黄各半汤:辛温轻剂,小发其汗。
《伤寒论》23条:"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方以小剂量麻黄汤辛温开泄,小剂量桂枝汤调和营卫,为辛温发汗的轻剂。
6麻黄十八铢
桂枝二越婢一汤:微发其汗,兼清里热。
《伤寒论》28条:"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此条论述的是表郁生热轻证。此汤亦即桂枝麻黄各半汤中减杏仁加石膏也,杏仁能发汗,去之;石膏能去虚热,故加之。本无热证而加石膏者,以其人无阳,津液不足,不胜桂枝之任,故加甘寒于内,少变辛温之性,且滋津液之用。而其方制之小,示微发于不发之中。
7麻黄十六铢
桂枝二麻黄一汤:辛温轻剂,微发其汗。
《伤寒论》25条:"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此条文为太阳病服桂枝汤的两种转归及证治。本方主治太阳病,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形似疟,1d再发者。其寒热发作次数少于桂麻各半汤,是邪正相争更趋缓和,正虚邪微程度更明显,治以辛温解表,微发其汗[3]。
《伤寒论》中麻黄的剂量分别为六两、四两、三两、二两半、二两、一两、十八铢、十六铢,八种剂量,麻黄的用量也不同,其作用及作用强度不同,如峻汗、发汗解表、发越郁阳、微发其汗、小发其汗等。
《伤寒论》中麻黄的剂量分别为六两、四两、三两、二两半、二两、一两、十八铢、十六铢,八种剂量,麻黄的用量也不同,其作用及作用强度不同,如峻汗、发汗解表、发越郁阳、微发其汗、小发其汗等。然辨证不同,其配伍亦各异,将理、法、方、药加以融会。在学习过程中,应综合辨证、用量、配伍、选药,不可偏颇。因此观察人体疾病的动态演变,变化药物的剂量及药物的配伍而施治,彰显中医的灵活性。
参考文献:
[1]郝万山.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换算[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3(3):48.
[2]刘渡舟.刘渡舟伤寒论讲稿[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62.
[3]清柯琴.伤寒来苏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254.
编辑/丁一, http://www.100md.com(李艳春)
关键词:麻黄;伤寒论;张仲景;剂量
中医是从动态的、整体的角度观察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分析人体产生生理病理的变化,并且采用灵活的辩证方法进行防治疾病。因此观察人体疾病的动态演变,变化药物的剂量及药物的配伍而施治,彰显中医的灵活性。
在《伤寒论》中用麻黄的方剂有13首,方名为:麻黄汤、葛根汤、葛根加半夏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麻杏甘石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升麻汤。《伤寒论》中应用麻黄,对于病因、病位、病性不同,麻黄的剂量和配伍也各异。麻黄多者达六两,少者十六铢,根据汉代的度量衡和经方的药量换算,《伤寒杂病论》的药物剂量换算成当今一次治疗量为:汉1斤等于250g,1两等于15.625g,1铢等于0.65g[1]。本文根据仲景应用麻黄的剂量变化,试分析其应用规律。
1麻黄六两
大青龙汤:发汗解表,兼清里热
《伤寒论》第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39条:"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此为伤寒表实兼内热烦躁的证治。本方证为风寒束表,卫阳被遏,营阴郁滞,阳郁里热为基本病机。
2麻黄四两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伤寒论》63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162条:"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此为邪热壅肺作喘的证治。本方主治证是由风热袭肺,或风寒郁而化热,壅遏于肺所致。
3麻黄三两
3.1葛根汤:发汗解表,升津舒经 《伤寒论》31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此为太阳伤寒兼经输不利的证治。风寒束表,卫闭营郁,证见发热恶寒、无汗脉紧;邪袭太阳经脉,经输不利,今项背强几几,表明邪郁较重,因此应用麻黄,在于发汗解表,调和营卫,以治其本,葛根辛散祛邪,升津舒经,是欲发其汗,而必顾护阴津。
3.2葛根加半夏汤:发汗解表,降逆止呕 《伤寒论》33条:"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此条乃太阳伤寒兼阳明呕逆证治。风寒束表,内迫阳明,导致胃气上逆。应用麻黄辛温发汗,解除寒闭,加半夏和胃降逆止呕。
3.3麻黄汤:辛温发汗,散寒解表 《伤寒论》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36条:"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37条:"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
4麻黄二两
4.1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解表散邪,清热除烦以退黄 《伤寒论》262条:"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此为阳黄兼表证。证见发热恶寒,无汗身痒,周身黄染如橘色,脉浮滑。方中麻黄、杏仁、生姜辛散表邪,宣发郁热;连轺、生梓白皮、赤小豆清泄湿热;大枣、甘草调和脾胃。
4.2麻黄细辛附子汤:温经解表 《伤寒论》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此为少阴病兼有表证初期。麻黄发汗解表,附子温经助阳,细辛通彻表里,助麻黄发汗解表,协附子内散阴寒。故适用于素体阳虚,复感风寒之证。阳虚之体,应不发热,今反发热,并见恶寒甚剧,虽厚衣重被,其寒不解,是外受风寒,邪正相争所致;表证脉当浮,今脉反沉微,兼见神疲欲寐,是知阳气已虚。三药并用,补散兼施,使外感风寒之邪得以表散,在里之阳气得以维护,则阳虚外感可愈[2]。
4.3麻黄附子甘草汤:温阳微汗解表 《伤寒论》302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也。"此为少阴病兼有表轻证。麻黄附子汤中以附子固护表里之阳,且助麻黄、甘草通阳散邪。俾邪出而真阳不出,即开鬼门之变法也。麻黄、附子一散一补,固本通阳,则病去而不伤阳气。此少阴脉而表反热,便于表剂中加附子以预固其阳,是表热阳衰也。夫发热无汗太阳之表,脉沉但欲寐少阴之里,设用麻黄开腠理,细辛散浮热,而无附子以固元阳,则太阳之微阳外亡。惟附子与麻黄并用,则寒邪散而阳不亡,此里病及表,脉沉而当发汗者,与病在表脉浮而发汗者迳庭也。若表微热则受寒亦轻,故以甘草易细辛,而微发其汗,甘以缓之与辛以散之者,又少间矣。
5麻黄一两
桂枝麻黄各半汤:辛温轻剂,小发其汗。
《伤寒论》23条:"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方以小剂量麻黄汤辛温开泄,小剂量桂枝汤调和营卫,为辛温发汗的轻剂。
6麻黄十八铢
桂枝二越婢一汤:微发其汗,兼清里热。
《伤寒论》28条:"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此条论述的是表郁生热轻证。此汤亦即桂枝麻黄各半汤中减杏仁加石膏也,杏仁能发汗,去之;石膏能去虚热,故加之。本无热证而加石膏者,以其人无阳,津液不足,不胜桂枝之任,故加甘寒于内,少变辛温之性,且滋津液之用。而其方制之小,示微发于不发之中。
7麻黄十六铢
桂枝二麻黄一汤:辛温轻剂,微发其汗。
《伤寒论》25条:"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此条文为太阳病服桂枝汤的两种转归及证治。本方主治太阳病,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形似疟,1d再发者。其寒热发作次数少于桂麻各半汤,是邪正相争更趋缓和,正虚邪微程度更明显,治以辛温解表,微发其汗[3]。
《伤寒论》中麻黄的剂量分别为六两、四两、三两、二两半、二两、一两、十八铢、十六铢,八种剂量,麻黄的用量也不同,其作用及作用强度不同,如峻汗、发汗解表、发越郁阳、微发其汗、小发其汗等。
《伤寒论》中麻黄的剂量分别为六两、四两、三两、二两半、二两、一两、十八铢、十六铢,八种剂量,麻黄的用量也不同,其作用及作用强度不同,如峻汗、发汗解表、发越郁阳、微发其汗、小发其汗等。然辨证不同,其配伍亦各异,将理、法、方、药加以融会。在学习过程中,应综合辨证、用量、配伍、选药,不可偏颇。因此观察人体疾病的动态演变,变化药物的剂量及药物的配伍而施治,彰显中医的灵活性。
参考文献:
[1]郝万山.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换算[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3(3):48.
[2]刘渡舟.刘渡舟伤寒论讲稿[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62.
[3]清柯琴.伤寒来苏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254.
编辑/丁一, http://www.100md.com(李艳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