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及不同收获时期的研究
摘要:白及是我县的地道药材,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能。通过近年来的努力,有效解决了野生白及变家种的技术难题。为了确保人工栽培白及与野生白及的产品质量一致,实现适时采收,本课题试图通过对不同采收年限的人工白及质量进行比较试验,以寻求人工栽培白及的最佳采收时期。为制定合理的采收期提供试验依据。
关键词:白及;栽培;采收时期;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试验所采用的白及种类为紫红花白及。试验地选择桴焉乡燕岩村燕岩组秦祖兴的责任地中进行,海拔1350 m,该地的上料作物为玉米,土壤疏松、耕层深厚、肥力中等、排灌方便。该地区冬天不会出现过冷情况,夏天温度适宜,无酷暑现象,年均温14.3℃年,降雨量1100 mm左右,无霜期280 d左右,综合各种情况后可确定该地区适合中药材白及生长。
供试土壤的基本理化性状:有机质32.6 g/Kg,全氮2.15 g/Kg,全磷0.675 g/Kg,全钾10.20 g/Kg,速效氮66.325 mg/Kg,速效磷15.40 mg/Kg,速效钾18.30 mg/Kg,pH 6.3,锌0.827 μg/ml,硼2.316 μg/ml。
仪器及试药UV-2401PC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METTLER AE240电子天平(梅特勒-脱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D-无水葡萄糖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含量测定用,批号:110833-200302),蒽酮、硫酸、无水乙醇等为分析纯。
1.2试验方法
1.2.1本试验于2003年1月~2006年10月在海拔1350米的正安县桴焉乡燕岩村燕岩组秦祖兴家责任地内进行。本试验共设4个处理(①一年收获,②二年收获,③三年收获,④四年收获),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试验地总面积0.17亩(11 m×10.5 m,不含保护区),试验地四周保护区宽度均不少于1 m。小区面积为0.009亩(3 m×2 m),各小区共植10行,每行12窝,密度为10寸×5寸,小区与小区、小区与保护行间距50 cm。田间管理与大田生产相同。
1.2.2选择指标性成分白及多糖含量作为白及质量控制指标。分别在采收年的9月25~30日期间按照栽培1年、2年、3年、4年的白及进行采收,并在开水中煮5 min后晾干,然后置于55℃的恒温干燥箱中烘干称重送检测定指标性成分白及多糖。其测定方法为:取白及粉末(过三号筛)0.2 g(同时测定水分),精密称定,置园底烧瓶中,精密加水50 ml,称定重量,电加热器直接加热回流1 h(保持微沸),放冷,用水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 ml,加无水乙醇35 ml,摇匀,放置1 h,离心(3000转/min)5 min,倾去上清液,沉淀用热水溶解,置100 ml量瓶中,放冷,用水稀释至刻度,精密量取1 ml,照标准曲线的制备项下,称取经105℃干燥至恒重的D-无水葡萄糖对照品17.80 mg,置100 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制得对照品储备液。精密量取对照品储备液0.2 ml、0.4 ml、0.6 ml、0.8 ml、1 ml,分别置10 ml刻度试管中,各加水至2.0 ml,摇匀,精密加入0.2%蒽酮-硫酸溶液6 ml,混匀,置水浴中保温10 min,取出,立即置冰浴中冷却10 min,取出,以相应试剂为空白。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625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工作曲线]的方法,自“精密加入0.2%蒽酮-硫酸溶液6 ml”起,依法测定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含无水葡萄糖的重量(mg),计算,即得。
1.3测定方法 中国药典对药材中多糖测定的方法有苯酚-硫酸法和蒽酮-硫酸法,参考有关文献[1-5]及试验,苯酚-硫酸法测定本品时显色后的溶液稳定性较差,而采用蒽酮-硫酸测定本品时,结果稳定、重现性好,因此本试验采用蒽酮-硫酸法。
1.4对产量结果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葡萄糖对照品工作曲线的绘制
2.1.1测定波长选择 分别精密量取D-无水葡萄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适量,分别置10 ml刻度试管中,加水稀释至2.0 ml,加0.2%蒽酮-硫酸溶液6 ml,混匀,置水浴中保温10 min,取出,立即置冰浴中冷却10 min,取出,以相应试剂为空白,置分光光度计上绘制光谱图,见图1,从图中可见,葡萄糖对照品与白及供试品均在625 nm处有最大吸收。
2.1.2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显色后稳定性考察 用0.2%蒽酮-硫酸溶液对葡萄糖对照品和白及供试品溶液进行适量显色,以相应的试剂作空白,将其分别置比色皿中,应用分光光度计进行吸光度测量,将数值规定为625 nm,读数频率为10 min/次,实验时间为60 min,由表1可看出结果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显色后在1 h稳定。
1.3线性关系考察 称取经105℃干燥至恒重的D-无水葡萄糖对照品17.80 mg,置100 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制得对照品储备液。
精密量取对照品储备液0.2 ml、0.4 ml、0.6 ml、0.8 ml、1ml,分别置10 ml刻度试管中,各加水至2.0 ml,摇匀,精密加入0.2%蒽酮-硫酸溶液6 ml,混匀,置水浴中保温10 min,取出,立即置冰浴中冷却10 min,取出,以相应试剂为空白。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625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见表2。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以葡萄糖质量数(mg)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见图2,线性回归方程为:A=6.0646X+0.0099,r=0.9997,试验结果表明,葡萄糖质量数在0.036~0.18 mg范围内,用0.2%蒽酮-硫酸溶液显色后的线性关系良好。
2.2不同收获年限对白及多糖的影响 经化验分析,白及多糖含量有随种植年限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但增加幅度小,效果不明显。因而,种植年限的长短对白及指标性成分白及多糖的影响不明显,见表3。
2.3不同收获年限对白及产量的影响 白及产量随生长年限的增加而增加,第二年增长的比例较大,平均亩产白及205.13 kg,比第一年增长113.54%;第三年次之,平均亩产白及268.62 kg,比第二年的205.13 kg增长30.95%;第四年最小,平均亩产白及292.37,见表4,比第3年的平均亩产268.62千克增长8.84%。经田间观察并分析其原因,随着白及生长年限的增加,①当年栽种的白及原块茎部分腐烂,即使未烂,也丧失了生活力,在该块茎上发生新芽的能力减弱;②随着时间的增加,新生植株的密度相应增多,部分苗势明显减弱,影响了整体产量的提高;③随着生长年限的延长,小个体白及相对增多。因此,以生长2~3年的白及产量较为理想。
3 结论
在本试验研究中,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白及质量和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对质量的影响较小,甚至可忽略不计。从既考虑白及产量,又考虑白及质量和效益的情况下,白及的收获年限以2~3年为宜。
参考文献:
[1]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国药典[S].2005年版一部,2005:215.
[2]杨莉,王志华,陶健生.黄芪中黄芪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5,36(9):562-563.
[3]徐凌川,许昌盛. 18种不同来源灵芝的多糖含量测定[J].世界科学技术,2004,6(4):57-60.
[4]马丽耘.蒽酮-硫酸法测定灵芝多糖含量[J].首都医药,2004,(2):51.
[5]欧阳臻,常钰,李永辉,等.桑叶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其含量测定[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0):961-962.
编辑/张燕, http://www.100md.com(郑维强 赵天鹏 周奇 艾传慧 罗光琼 周树勇)
关键词:白及;栽培;采收时期;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试验所采用的白及种类为紫红花白及。试验地选择桴焉乡燕岩村燕岩组秦祖兴的责任地中进行,海拔1350 m,该地的上料作物为玉米,土壤疏松、耕层深厚、肥力中等、排灌方便。该地区冬天不会出现过冷情况,夏天温度适宜,无酷暑现象,年均温14.3℃年,降雨量1100 mm左右,无霜期280 d左右,综合各种情况后可确定该地区适合中药材白及生长。
供试土壤的基本理化性状:有机质32.6 g/Kg,全氮2.15 g/Kg,全磷0.675 g/Kg,全钾10.20 g/Kg,速效氮66.325 mg/Kg,速效磷15.40 mg/Kg,速效钾18.30 mg/Kg,pH 6.3,锌0.827 μg/ml,硼2.316 μg/ml。
仪器及试药UV-2401PC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METTLER AE240电子天平(梅特勒-脱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D-无水葡萄糖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含量测定用,批号:110833-200302),蒽酮、硫酸、无水乙醇等为分析纯。
1.2试验方法
1.2.1本试验于2003年1月~2006年10月在海拔1350米的正安县桴焉乡燕岩村燕岩组秦祖兴家责任地内进行。本试验共设4个处理(①一年收获,②二年收获,③三年收获,④四年收获),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试验地总面积0.17亩(11 m×10.5 m,不含保护区),试验地四周保护区宽度均不少于1 m。小区面积为0.009亩(3 m×2 m),各小区共植10行,每行12窝,密度为10寸×5寸,小区与小区、小区与保护行间距50 cm。田间管理与大田生产相同。
1.2.2选择指标性成分白及多糖含量作为白及质量控制指标。分别在采收年的9月25~30日期间按照栽培1年、2年、3年、4年的白及进行采收,并在开水中煮5 min后晾干,然后置于55℃的恒温干燥箱中烘干称重送检测定指标性成分白及多糖。其测定方法为:取白及粉末(过三号筛)0.2 g(同时测定水分),精密称定,置园底烧瓶中,精密加水50 ml,称定重量,电加热器直接加热回流1 h(保持微沸),放冷,用水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 ml,加无水乙醇35 ml,摇匀,放置1 h,离心(3000转/min)5 min,倾去上清液,沉淀用热水溶解,置100 ml量瓶中,放冷,用水稀释至刻度,精密量取1 ml,照标准曲线的制备项下,称取经105℃干燥至恒重的D-无水葡萄糖对照品17.80 mg,置100 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制得对照品储备液。精密量取对照品储备液0.2 ml、0.4 ml、0.6 ml、0.8 ml、1 ml,分别置10 ml刻度试管中,各加水至2.0 ml,摇匀,精密加入0.2%蒽酮-硫酸溶液6 ml,混匀,置水浴中保温10 min,取出,立即置冰浴中冷却10 min,取出,以相应试剂为空白。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625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工作曲线]的方法,自“精密加入0.2%蒽酮-硫酸溶液6 ml”起,依法测定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含无水葡萄糖的重量(mg),计算,即得。
1.3测定方法 中国药典对药材中多糖测定的方法有苯酚-硫酸法和蒽酮-硫酸法,参考有关文献[1-5]及试验,苯酚-硫酸法测定本品时显色后的溶液稳定性较差,而采用蒽酮-硫酸测定本品时,结果稳定、重现性好,因此本试验采用蒽酮-硫酸法。
1.4对产量结果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葡萄糖对照品工作曲线的绘制
2.1.1测定波长选择 分别精密量取D-无水葡萄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适量,分别置10 ml刻度试管中,加水稀释至2.0 ml,加0.2%蒽酮-硫酸溶液6 ml,混匀,置水浴中保温10 min,取出,立即置冰浴中冷却10 min,取出,以相应试剂为空白,置分光光度计上绘制光谱图,见图1,从图中可见,葡萄糖对照品与白及供试品均在625 nm处有最大吸收。
2.1.2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显色后稳定性考察 用0.2%蒽酮-硫酸溶液对葡萄糖对照品和白及供试品溶液进行适量显色,以相应的试剂作空白,将其分别置比色皿中,应用分光光度计进行吸光度测量,将数值规定为625 nm,读数频率为10 min/次,实验时间为60 min,由表1可看出结果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显色后在1 h稳定。
1.3线性关系考察 称取经105℃干燥至恒重的D-无水葡萄糖对照品17.80 mg,置100 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制得对照品储备液。
精密量取对照品储备液0.2 ml、0.4 ml、0.6 ml、0.8 ml、1ml,分别置10 ml刻度试管中,各加水至2.0 ml,摇匀,精密加入0.2%蒽酮-硫酸溶液6 ml,混匀,置水浴中保温10 min,取出,立即置冰浴中冷却10 min,取出,以相应试剂为空白。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625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见表2。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以葡萄糖质量数(mg)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见图2,线性回归方程为:A=6.0646X+0.0099,r=0.9997,试验结果表明,葡萄糖质量数在0.036~0.18 mg范围内,用0.2%蒽酮-硫酸溶液显色后的线性关系良好。
2.2不同收获年限对白及多糖的影响 经化验分析,白及多糖含量有随种植年限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但增加幅度小,效果不明显。因而,种植年限的长短对白及指标性成分白及多糖的影响不明显,见表3。
2.3不同收获年限对白及产量的影响 白及产量随生长年限的增加而增加,第二年增长的比例较大,平均亩产白及205.13 kg,比第一年增长113.54%;第三年次之,平均亩产白及268.62 kg,比第二年的205.13 kg增长30.95%;第四年最小,平均亩产白及292.37,见表4,比第3年的平均亩产268.62千克增长8.84%。经田间观察并分析其原因,随着白及生长年限的增加,①当年栽种的白及原块茎部分腐烂,即使未烂,也丧失了生活力,在该块茎上发生新芽的能力减弱;②随着时间的增加,新生植株的密度相应增多,部分苗势明显减弱,影响了整体产量的提高;③随着生长年限的延长,小个体白及相对增多。因此,以生长2~3年的白及产量较为理想。
3 结论
在本试验研究中,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白及质量和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对质量的影响较小,甚至可忽略不计。从既考虑白及产量,又考虑白及质量和效益的情况下,白及的收获年限以2~3年为宜。
参考文献:
[1]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国药典[S].2005年版一部,2005:215.
[2]杨莉,王志华,陶健生.黄芪中黄芪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5,36(9):562-563.
[3]徐凌川,许昌盛. 18种不同来源灵芝的多糖含量测定[J].世界科学技术,2004,6(4):57-60.
[4]马丽耘.蒽酮-硫酸法测定灵芝多糖含量[J].首都医药,2004,(2):51.
[5]欧阳臻,常钰,李永辉,等.桑叶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其含量测定[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0):961-962.
编辑/张燕, http://www.100md.com(郑维强 赵天鹏 周奇 艾传慧 罗光琼 周树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