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6年第27期
编号:12960940
肝病患者血清谷氨酸脱氢酶的检测及其预后变化规律
http://www.100md.com 2016年7月9日 《医学信息》 2016年第27期
肝损伤,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患者血清中谷氨酸脱氢酶(GLDH)的变化情况,以及该酶在肝细胞损害性疾病中的活性,结合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等指标鉴别诊断肝病的基本类型和预后的判断。方法 采用德意志临床化学协会(DGKC法)检测GLDH,同时检测AST、ALT、TB及GGT等常规生化项目,并作相关性分析,统计有关指标。结果 对于肝细胞损伤性疾病患者,血清中GLDH的活性明显高于健康者和其他疾病患者(P<0.05)。其中急性肝病患者GLDH阳性率可达76.0%,慢性乙型肝炎为57.5%,原发性肝癌为46.2%,肝硬化为25.6%,急性脂肪肝为71.4%。结论 谷氨酸脱氢酶作为肝细胞病变,特别是急性乙型肝炎和急性脂肪肝的诊断指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并对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判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谷氨酸脱氢酶;肝损伤;临床应用

    谷氨酸脱氢酶(GLDH)为一种含锌线粒体酶,主要分布于肝脏、心肌和肾细胞线粒体的基质及内膜中,而以肝组织活性最高。GLDH为肝线粒体特异性酶,健康人正常情况下血中含量很低,但在肝细胞损伤或坏死时可进入血流,使血清中GLDH活性明显增高。它催化谷氨酸脱氢、脱氨最终生成α-酮戊二酸之间的可逆反应[1]。此反应是体内大多数氨基酸经脱氢联脱氨基的关键步骤,也是体内非必需氨基酸由联合脱氨逆向反应生成的重要反应,还是连接氨基酸代谢,三羧酸循环的中心环节,故主要分布于肝细胞线粒体内的GLDH只有在肝细胞受损害时才明显升高[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1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