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6年第28期
编号:12960147
脑中风患者后遗症偏瘫的早期康复治疗作用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16年7月16日 《医学信息》 2016年第28期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脑中风患者后遗症偏瘫的早期康复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脑中风偏瘫后遗症患者5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治疗(针灸、肢体训练、心理疏导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区别;观察组患者的综合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显著。结论 脑中风患者后遗症偏瘫给予早期康复治疗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推荐临床应用。

    关键词:早期康复治疗;脑中风;后遗症偏瘫

    脑中风是急性血管病的一种,也被称为脑卒中,因为发病急等原因,常会有意外情况发生。随着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脑中风患者被抢救成功的几率大大提高。但由于脑血管损伤,在急性期渡过后会遗留有各种后遗症,常见的有失语及偏瘫等。脑中风患者后遗症偏瘫可以经过早期的康复治疗得到改善,提高生活质量[1]。本文探讨分析脑中风患者后遗症偏瘫,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灸等康复训练并给予心理疏导治疗,效果良好,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患者,随机选取5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选择患者均符合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并经CT确诊。所有患者均为第一次发病,发病前无肢体障碍,且神志清楚。5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56.6岁;原发病脑出血有9例,脑梗死有19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42~79岁,平均年龄57.1岁;原发病脑出血有10例,脑梗死有2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调整饮食,并根据身体恢复情况给予药物治疗,病房通风,打扫整洁干净,勤换被褥防止褥疮及感染,提供优良的康复环境。

    1.2.2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综合护理

    1.2.2.1针灸治疗 基本穴位有四神聪穴,本神穴,神庭穴及廉泉穴,还有心俞穴、神堂穴、神道穴和灵道穴;所用工具有3寸不锈钢毫针;治疗时间为1次/d,治疗1个疗程7 d,总共6疗程后观察效果。

    常规消毒不锈钢毫针及穴位,将毫针快速刺入前三个穴位(四神聪穴,本神穴,神庭穴),保持针体和皮肤呈现15°或者20°角,指向百会穴为针刺方向,行针到帽状腱膜下层开始快速捻转,保持速度约5 min/次,约200次/min,总共行针为3次,并间隔10 min行针,留针在皮肤中约30 min。采用平补平泻法在廉泉穴的两侧5 mm处进针,指向舌根方向为针刺方向,并斜刺10 mm直至受针者在舌根处感到酸麻胀感。提插捻转补法适用于心俞穴,神堂穴,神道穴。提插捻转泻法适用于灵道穴。注意,要辩证取穴。风痰阻络的要采用泻法,穴位丰隆,风池,风府。痰热腑实的要采用泻法,穴位丰隆,内庭,支沟。肝阳暴亢的要采用泻法,穴位风池,太冲。气虚血瘀的要采用补法,穴位足三里,关元,血海。阴虚风动的要补法,穴位三阴交,太溪,照海。

    1.2.2.2肢体康复 要求保持正确体位(包括仰卧位、侧卧位);抗痉挛,患者舒适感,局部不受压迫。首先练习翻身,包括十指交叉相扣的上举、平举、侧举;直腿抬高和髋膝关节屈伸;双脚交替侧移等等。评估患者恢复情况,可加强训练,包括下肢(髋、膝、踝关节)的床边被动训练和上肢(肩胛带,肩、肘、手指关节)的床边被动训练。注意在活动前患者需要轻拍或者揉按肌肉群,使其适应活动。对于各项加强训练效果明显的可进行下一步屈肌和伸肌训练,利用肌肉的突然牵伸和扩张,进行患侧的上肢和下肢的伸肌、屈肌收缩训练。在训练的逐步加强过程中逐渐抬高患者床头,根据恢复实际情况调整角度,加强训练强度,单手抬起、侧卧、抬肩等动作,慢慢训练至床边坐起来,同时维持前后左右的平衡。在肢体训练的同时还要给予面部,舌肌及唇肌按摩,刺激(做各种吞咽动作、咀嚼动作还有发生动作)。下一步的肢体康复训练是下床活动(先是扶床站立,之后是扶物行走,最后独立行走),逐步训练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服、脱衣服、饮水、如厕等)。患者训练的强度由简单到困难,训练进度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循序渐进。

    1.2.2.3心理疏导训练 偏瘫带来的不便会使患者有各种不良情绪,很难适应当时情况,产生悲观、焦虑等情况,也会影响康复的进度。给予必要及时的心理疏导可以促进恢复。同患者畅聊,掌握实际情况,倾听患者情绪变化的心声,分析原因,尽可能的解决问题,宽慰患者,告知家属的情绪变化对患者的影响。通过眼神及手势给予鼓励,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3疗效评价 生活自理能力(ADL量表,包括进餐、洗澡、穿衣、如厕等项目)中独立以95~100分;依赖轻度以75~90分表示;依赖中度以50~70分表示;依赖重度以25~45分表示;完全依赖以0~20分表示。

    综合功能指标(康复量表,包括神志状态、语言表达、上肢肩关节、上肢指关节、下肢髋关节、下肢趾关节)各项分数由低到高表示为0、1、2、3、4,最后总分数越高表示恢复效果越差。

    1.4统计学分析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1.5软件,数据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区别;在综合功能指标方面,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脑中风患者在恢复期出现偏瘫,最主要原因是脑部神经损伤,致使肢体受到障碍。在患者中风恢复期应给予有效的刺激,防止萎缩的神经出现固化及新生神经元重生刺激,出现永久性的瘫痪[2]。出现脑中风患者后遗症偏瘫要尽早治疗,常规的护理措施-创造良好环境,增强体质,注意饮食等,在此之外还有早期康复治疗-针灸治疗、肢体康复、心理疏导。

    针灸治疗采用辩证穴位,通过刺激相关穴位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并增强新陈代谢,使神经元细胞生长刺激,重建链路,恢复病灶周围组织,建立脑侧支循环的加速,预防关节僵直、肌肉萎缩。

    肢体康复是通过肌肉肌力训练,保持肌肉的韧性功能,防止关节组织变性及僵直。同时间接刺激神经机制,在循序渐进训练中,脑神经不断反馈,使相关功能朝良性发展,促使机体功能及自理功能逐步提高[3-4]。

    心理疏导是包括在综合康复模式中的一种,是在患者身体康复之外的另一种心理康复。

    本文研究显示,给予早期康复治疗的观察组,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和综合功能指标方面,均优于仅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脑中风患者后遗症偏瘫给予早期康复治疗,不仅采用针灸治疗和肢体康复针对患者身体的,同时还有针对心理的心理疏导护理,这些早期康复治疗措施不仅使偏瘫得到有效改善,同时使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得到提高,促进语言智力等多方面的良性改进,是全面综合康复理念的体现。

    综上所述,脑中风患者后遗症偏瘫给予早期康复治疗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推荐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孙艳.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4):200-201.

    [2]张燕.健康教育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J].医学信息,2015(39):246.

    [3]于丽娟.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1):284-285.

    [4]齐霁.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5,3(29):98-99.

    编辑/罗茗柯, http://www.100md.com(王原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