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6年第28期
编号:12959994
上海市殷行社区2424名中小学生中医体质辨识调查与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7月16日 《医学信息》 2016年第28期
     1.3调查内容 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高、体重等)、中医体质测定问卷。中医体质辨识采用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4月实施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断表》[3],该表由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9个亚量表构成,每个亚量表包含7~9个条目,各个条目按5级评分,计算原始分及转化分,按标准判断体质类型。原始分=各个条目分相加,转化分=[(原始分-条目数)/(条目数×4)]×100。判定标准:平和质转化分≥60分,且其他8种偏颇体质转化分均<30分时,判定为"是";平和质转化分≥60分,且其他8种偏颇体质转化分均<40分时,判定为"基本是";否则判定为"否"。偏颇体质转化分≥40分,判定为"是";30~39分,判定为"倾向是";<30分,判定为"否"。亚量表分数越高,该体质类型倾向越明显。

    1.4统计学方法 收集数据资料后,采用SPSS 15.0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成组t检验,比较各组差异性。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Fisher精确检验等,用构成比描述体质类型的分布情况;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有意义。
, 百拇医药
    2 结果

    2.1一般情况 完成调查并合格问卷2424份,小学934份,中学1490份。其中男性1220例,占50.33%,平均年龄(11.13±1.95)岁,女性1204例,占49.67%,平均年龄(10.94±2.09)岁。男性与女性年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 中医9种基本体质类型的分布情况分析,平和质1209例, 占49.88%;8种偏颇体质1215例,占50.12%。其中由高到低依次为:阴虚质322例,占13.28%;特禀质275例,占11.34%;阳虚质187例,占7.71%; 气虚质181例,占7.47%;气郁质110例,占4.54%;痰湿质67例,占2.76%;湿热质48例,占1.98%;瘀血质25例, 占1.03%。

    2.3不同性别的中医体质辨识特征 小学组数据经χ2检验,根据男女体质构成比,女性平和质多于男性,差异显著(P<0.05),而男性特禀质较女性更为常见(P<0.05)。
, 百拇医药
    中学组根据男女体质构成比较差异则更明显,男性平和质、痰湿质多于女性,有显著性差异(P<0.01-0.05),而女性阳虚质、气虚质明显多于男性(P<0.01-0.05)。

    2.4不同年龄段体质类型特征 两组体质类型分布除阴虚质、特禀质外,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0.05)。平和质比例随年龄增大而减少,阳虚质、气虚质、气郁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6种偏颇体质比例随年龄增大而增加。

    3 讨论

    儿童体质是发育过程中的一种现象,与先天禀赋有关,与后天保健、养育、教育、饮食、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小儿因先天与后天生活环境因素的不同,个人体质存在着差异[4]。从本次调查结果看,8种偏颇体质占50.12%,在中小学生中所占比例较高。而其中以阴虚质占13.28%;特禀质占11.34%为最多。说明时下学习压力大,生活节奏加快使儿童起居无常、情志过急,久之使阴液暗耗、荣养不足、阴虚内热。而特禀质与先天性和遗传因素息息相关,而后天生活方式及环境因素也有一定的影响,先天不足,后天失养,从而造成一种体质缺陷。
, 百拇医药
    根据男女体质分布可见,小学组男女体质分别不大,只有男孩特禀质较女孩更多,可能和男孩易动,易受外邪影响,在外界因子的作用下, 生理机能和自我调适力降低, 反应性增强而易感。而中学组男女体质分别则更明显,男孩痰湿质多,女孩阳虚质、气虚质较多。这可能与男女孩饮食、运动等差异有关,男孩喜食肥甘厚腻之品,水液内停而痰湿凝聚;女孩相对性格偏内向、喜静,运动量较少,致使元气不足,机体、脏腑功能状态低下有关。

    从不同年龄阶段的体制类型分布显示,健康体质随着年龄递增而递减,而阳虚质、气虚质、气郁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则随着年龄递增而递增。追溯原因,饮食多样化,儿童的饮食结构不当;学业压力不断加大,而电视和电脑游戏时间增加,运动锻炼时间明显不足,多种因素造成了儿童的体质正逐渐变差。

    中小学生正处于儿童青少年时期,他们的体质健康状况,不仅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并对成年后的体质健康状况产生深远的影响。在社区儿童进行中医体质辨识,针对不同体质的儿童进行不同的培养, 可能会取得事半功倍的作用[5]。"本研究通过对殷行社区内中小学开展体质辨识调查与分析,掌握了中小学这一特定人群的体质类型分布状态,为中医药服务于公共卫生提供了依据,对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在儿童阶段就进行一定的干预,对提高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具有一定意义。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1.

    [2]谭雪菊,李炜弘,曾跃琴,等.试论体质学说在中医诊治中的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12):3143.

    [3]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ZYYXH/T157-2009)[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4):303-304.

    [4]郑敏,解换弟.浅论体质辨识在中国儿科临床中的应用[J].湖南中医杂志,2013,29(12):117.

    [5]姚丽娜.浅析在公共卫生服务中中医体质辨识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4):278. 编辑/周芸霏, http://www.100md.com(毕月萍 杨宏杰)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