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6年第30期
编号:12958893
门急诊小儿留置针应用及推广价值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6年7月30日 《医学信息》 2016年第30期
     摘要:目的 研究门急诊小儿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情况并探讨其应用和推广的价值。方法 对2015年1月~12月在我院门急诊进行输液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在小儿留置针临床应用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主要有套管针脱落、液体外渗、误入动脉以及静脉炎症等,采取相应的预防和解决措施后留置针的应用效果得以提升。结论 门急诊小儿留置针的临床应用中仍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因此需要不断的进行改进,仔细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尽量从根本上做好相应的预防和解决措施,最大程度的发挥留置针在门急诊小儿输液中的临床优势,减少患儿并发症的出现。

    关键词:门急诊;小儿留置针;临床

    对我院门急诊进行输液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门急诊小儿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情况并探讨其应用和推广的价值,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5年1月~12月在我院门急诊进行输液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儿年龄3个月~9岁,平均年龄(5.62±1.4)岁,在输液过程中患儿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液体外渗、导管堵塞、套管脱落、动脉误入以及静脉炎症等情况。
, 百拇医药
    1.2出现问题的原因及分析 在小儿留置针临床应用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主要有套管针脱落、液体外渗、误入动脉以及静脉炎症等,导致留置针的使用效率较低,见表1。而导致这些情况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很多家属认为门急诊使用留置针不安全,对留置针的临床应用不了解,还有就是很多门急诊的护士在输液时更加习惯使用钢针,现就对门急诊小儿留置针出现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如下分析。

    1.2.1液体外渗 液体外渗的临床表现为局部肿胀及触痛,导致液体外渗的主要原因是护士的操作不当,血管的选择不合适,以及输液过程中液体流速过快都会导致留置针针头将血管壁戳破,导致所输的液体外渗到皮下组织等部位,引发患者的不适。

    1.2.2套管脱落 套管脱落的临床表现为留置针导管滑脱至皮肤之外,导致这一原因主要是患儿在输液过程中对长时间的输液产生了烦躁不安的情绪,过多的活动导致套管的脱落。

    1.2.3导管堵塞 导管堵塞的临床表现为液体滴速过慢或者不滴,回抽时无血,冲关时会感觉到较大的阻力,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血液反流。由于封管后患者局部肢体受到不良的外界压力或者过度活动导致静脉压力过高引发血液回流,形成较小的血栓,也有可能是患儿的凝血机制出现异常。
, 百拇医药
    1.2.4静脉炎 静脉炎是指在穿刺部位血管出现的红肿、疼痛、发热等炎症现象,穿刺部位的皮肤会出现硬、无弹性的条索状静脉。导致该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无菌操作不当,反复穿刺,药物刺激,导管机械刺激等。

    1.2.5误入动脉 通常患儿的小动脉搏动微弱,因此易误认为静脉而进行穿刺,导致误入动脉情况的发生,其表现为抽回血为鲜红色、输液滴速很慢,甚至在输液时还能出现回血,患儿哭闹不止,出现局部皮肤发白。

    1.3解决对策

    1.3.1液体外渗的解决对策 为避免采用留置针输液时出现液体外渗的情况护士应熟练的掌握留置针的穿刺操作,尤其是遇到患儿的血管粗直、饱满时应当确保穿刺的力度合适,动作要轻柔,穿刺前安抚好患儿及家属的情绪,取得患儿及家属积极的配合,避免患儿和家属的不良情绪影响到穿刺的效果,在穿刺完成后要对留置针进行固定,确保留置针及穿刺部位不会受到不良的外部压力,且不会发生移位及脱落。
, 百拇医药
    1.3.2套管脱落的应对措施 为避免留置针输液过程中出现套管脱落首先护理人员要做好对患儿的安慰工作,防止患儿出现烦躁的心理情绪,再者要重点叮嘱患儿家属要照看好患儿,在输液时切忌掩盖患儿的输液部位,并配合护理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此外,由于用碘对皮肤进行消毒后会使得皮肤和透明胶的粘黏能力下降,使留置针固定不牢,因此用碘伏消毒皮肤后要采用75%酒精脱碘后再用胶布固定,发现固定胶布粘贴不牢时要及时更换,对于脱落的套管不要马上安置,应用碘伏对穿刺部位消毒后再进行安置,以免引发感染。

    1.3.3导管堵塞的解决措施 为防止导管堵塞,在输液时护士要指导患儿和家属尽可能的避免留置针套管部位受压,在封管时选择5 ml的注射器吸2 ml肝素封管液,连接头皮针,向外缓慢波动头皮针,使肝素帽内只留针尖斜面,在封管时推注封管液要均匀,以避免边推注边推针封管操作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正压封管,对于凝血机制异常的患儿可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封管,防止导管堵塞。若发现导管堵塞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重新穿刺。
, 百拇医药
    1.3.4静脉炎的解决措施 为防止静脉炎的出现首先要强化护理人员的无菌操作意识,在穿此前要检查留置针,确认其包装完好,规范穿刺操作,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范围要大于敷贴范围,待皮肤上消毒液完全挥发后进行穿刺,从远端血管进行穿刺,尽量一次穿刺成功,动作轻柔,防止针尖刺破血管。

    1.3.5误入动脉解决措施 护理人员要准确把握患儿动静脉位置和走向,采用合理的穿刺手法和角度,一旦出现误入动脉要及时的拔掉留置针,消毒针眼部位及周围皮肤,避免发生皮下血肿。

    1.3.6优化服务流程 为了给患者提供更好的静脉留置针输液服务,要不断的优化服务流程。首先要在科室成立专门的静脉留置针输液团队,对团队成员进行留置针输液的相关知识宣教和专业技能培训,明确团队中每个人的职责,落实留置针回访制度,严格登记,以便统计,并制定相关奖励机制,激励成员高质量完成工作,同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其次要制作视频、宣传手册、展板等加强对静脉留置针的宣传,使患者和家属对静脉留置针有更加深刻而正确的理解。最后要完善相应的收费标准。
, http://www.100md.com
    2结果

    在小儿留置针临床应用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主要有套管针脱落、液体外渗、误入动脉以及静脉炎症等,采取相应的预防和解决措施后留置针的应用效果得以提升,见表2。由表2和表1对比可知留置针的使用率4月~6月份较1月~3月份逐渐提高,12月份提高静脉留置针使用率约10%,经过对护士的专业培训和教育,护士对静脉留置针宣讲教育的掌握情况良好,静脉留置针穿刺一次成功率提升了约20%,同时经过宣教患者及家属对留置针的使用也得到了较好的理解。

    3讨论

    留置针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广泛,是一种简单易操作的护理技术,具有一次操作留置时间长且避免反复穿刺的优点,因此不但可以减少为患儿带来的疼痛感,而且能够避免多次穿刺造成患儿家属的不良心理情绪。此外,由于门急诊小儿输液对象的特殊性,小儿在输液过程中好动,容易出现液体外渗的现象,留置针的使用可以有效的改善这一情况。本次研究表明,在小儿留置针临床应用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主要有套管针脱落、液体外渗、误入动脉以及静脉炎症等,采取相应的预防和解决措施后留置针的应用效果得以提升。但是,静脉留置针的使用过程中仍存在着较多问题,如护理人员与病人之间缺乏沟通,留置针使用行为习惯难以养成,以及患儿易将留置针拔出等问题,因此仍需不断推行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加强对患儿的宣教,增加护理人员与患儿及家属的沟通等,在不断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提升门急诊小儿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效果。

    编辑/丁一, http://www.100md.com(万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