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危险因素调查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142例DR患者与240例糖尿病患者,对其性别、年龄、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年龄、病程、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尿白蛋白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②多因素分析: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与DR有统计学关联。结论 病程长、高糖化血红蛋白与高尿白蛋白是引起DR的高危因素,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调查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临床中较为多见的一种因糖尿病引起的严重微血管并发症。随着近几年来糖尿病发病率的持续攀升,DR的发病率也呈现为逐年递增的趋势,并成为了糖尿病患者致盲的首要因素。因DR患者在发病初期并不会出现较为明显的临床特征,具有较高隐蔽性,极易被患者忽视,致使最佳治疗时机因此错过。本研究通过对DR患者病史、眼底情况等各方面资料进行调查统计,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旨在为DR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接诊的DR患者中选取14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拟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与2002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国际临床分级标准进行确诊[1]。另从同期接诊糖尿病患者中选取24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视网膜病变。
1.2方法 运用免散瞳眼底照相机(Canon CR02型)对两组患者进行眼底检查,检查结果由两名经验丰富的医生共同阅片,针对存在争议的情况,通过协商讨论后确诊。自制患者筛查登记表,主要包括性别、年龄、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等。
1.3统计学方法 运用EXCEL 2003对调查结果整理。采用SPSS 15.0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单因素分析以 检验,多因素分析则行Logistic回归分析;α=0.05为检验标准。
, 百拇医药
2 结果
2.1单因素分析 通过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两组患者年龄、病程、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尿白蛋白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多因素分析 基于医学专业知识,将DR作为应变量,将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作为自变量,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与DR有统计学关联,年龄与DR无统计学关联,见表2。
3 讨论
引起DR发生、发展的因素非常多,根据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是引起DR的主要高危因素[2]。本研究结果发现,病程达到15年以上的患者,其发生DR的危险性达到了1.552与2.037。关于糖化血红蛋白升高家中DR危险性,可能是由于高血糖可产生大量葡萄糖毒性产物,而这些产物会致使细胞信号通路受到影响[3]。本研究结果显示,糖化血红蛋白超过9%的患者,其DR危险性甚至高于病程,达到了2.611。有报道认为[4],DR病变与糖尿病肾病是相生相伴的,其尿白蛋白含量与DR发生率呈现为正比。根据本研究结果来看,尿白蛋白超过30 mg/L的患者,其危险性可达到1.193,而超过200 mg/L的患者危险性甚至可达到1.911。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调查研究证实,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是引起DR的主要高危因素,故针对病程长、高糖化血红蛋白、高尿白蛋白的情况,应将其作为重点干预对象,从而达到降低DR发病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崔颖,郭海科,韩云飞,等.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J].眼科新进展,2012,08:736-739.
[2]杨泉,陈红宇,李瑛,等.健康教育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的控制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14:9-12.
[3]王小玲,胡咏梅.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5,02:14-16+23.
[4]崔颖,郭海科,张敏,等.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及危险因素调查:东莞眼病研究[J].循证医学,2014,06:348-353.
编辑/张燕, 百拇医药(朱卫华 赵晓燕 孙静)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调查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临床中较为多见的一种因糖尿病引起的严重微血管并发症。随着近几年来糖尿病发病率的持续攀升,DR的发病率也呈现为逐年递增的趋势,并成为了糖尿病患者致盲的首要因素。因DR患者在发病初期并不会出现较为明显的临床特征,具有较高隐蔽性,极易被患者忽视,致使最佳治疗时机因此错过。本研究通过对DR患者病史、眼底情况等各方面资料进行调查统计,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旨在为DR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接诊的DR患者中选取14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拟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与2002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国际临床分级标准进行确诊[1]。另从同期接诊糖尿病患者中选取24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视网膜病变。
1.2方法 运用免散瞳眼底照相机(Canon CR02型)对两组患者进行眼底检查,检查结果由两名经验丰富的医生共同阅片,针对存在争议的情况,通过协商讨论后确诊。自制患者筛查登记表,主要包括性别、年龄、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等。
1.3统计学方法 运用EXCEL 2003对调查结果整理。采用SPSS 15.0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单因素分析以 检验,多因素分析则行Logistic回归分析;α=0.05为检验标准。
, 百拇医药
2 结果
2.1单因素分析 通过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两组患者年龄、病程、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尿白蛋白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多因素分析 基于医学专业知识,将DR作为应变量,将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作为自变量,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与DR有统计学关联,年龄与DR无统计学关联,见表2。
3 讨论
引起DR发生、发展的因素非常多,根据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是引起DR的主要高危因素[2]。本研究结果发现,病程达到15年以上的患者,其发生DR的危险性达到了1.552与2.037。关于糖化血红蛋白升高家中DR危险性,可能是由于高血糖可产生大量葡萄糖毒性产物,而这些产物会致使细胞信号通路受到影响[3]。本研究结果显示,糖化血红蛋白超过9%的患者,其DR危险性甚至高于病程,达到了2.611。有报道认为[4],DR病变与糖尿病肾病是相生相伴的,其尿白蛋白含量与DR发生率呈现为正比。根据本研究结果来看,尿白蛋白超过30 mg/L的患者,其危险性可达到1.193,而超过200 mg/L的患者危险性甚至可达到1.911。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调查研究证实,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是引起DR的主要高危因素,故针对病程长、高糖化血红蛋白、高尿白蛋白的情况,应将其作为重点干预对象,从而达到降低DR发病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崔颖,郭海科,韩云飞,等.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J].眼科新进展,2012,08:736-739.
[2]杨泉,陈红宇,李瑛,等.健康教育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的控制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14:9-12.
[3]王小玲,胡咏梅.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5,02:14-16+23.
[4]崔颖,郭海科,张敏,等.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及危险因素调查:东莞眼病研究[J].循证医学,2014,06:348-353.
编辑/张燕, 百拇医药(朱卫华 赵晓燕 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