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C反应蛋白在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中的应用(2)
2 结果
2.1危险因素比较 冠状动脉慢血流组与正常组对比,血脂中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偏高;吸烟人数的比例高;高血压病/糖尿病人群发生比例高。见表1。
2.2高敏C反应蛋白比较 冠状动脉慢血流组与血流正常组的高敏C反应蛋白范围分别为:(3.96±0.64)mg/ L,(1.50±0.58)mg/ L,提示冠状动脉慢血流组水平高于血流正常组,P值为0.028,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Logistic回归分析 研究中发现冠状动脉慢血流组高敏C-反应蛋白高于血流正常组,提示血流速度与高敏性C-反应蛋白水平呈负相关;LDL-C水平高、有吸烟史、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冠状动脉慢血流发生率偏高。见表3。
3 讨论
研究揭示了炎症在冠心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危险分层、治疗及预后预测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研究表明,C反应蛋白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理的发生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是一种急性时相炎症反应物,机制可能是:C反应蛋白可增加单核细胞诱导蛋白1和内皮黏附分子的表达,促进巨噬细胞去吸收低密度脂蛋白,帮助单核细胞活化,并可以通过诱导单核细胞合成组织因子。研究中冠状动脉慢血流组与血流正常的高敏C反应蛋白范围分别为:(3.96±0.64)mg/L,(1.50±0.58)mg/ L,提示慢血流组水平高于正常组,P值为0.028;说明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呈负相关。上述情况我们发现,炎性因子在通过不同机制在慢血流疾病中发挥着作用,并且已经从感染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逐渐拓宽到了心血管疾病等学科领域。
本研究的局限主要存在于:样本量不够大,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弱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结果会存在一定的偏移;高血压、糖尿病、有无吸烟等情况,冠状动脉慢血流发生率偏高,有统计学意义,但回归分析显示,并不是冠状动脉慢血流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Sandrin C, Bergheanu,Douwe, et al. The 5352 A allele of the pro-inflammatory caspase-1 gene predicts late-acquired stent malapposition in STEMI patients treated with sirolimus stents[J].Heart and vessels, 2011, 26 (3):235-241.
[2]Gregory J, Wilson . Interpreting arterial wall inflammation around stents in the porcine coronary artery model[J].Journal of vascular and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2011, 22 (2):260-261.
[3]范小明,吕安康,沈卫峰,等.吸烟致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研究[J].内科理论与实践,2011,06(03):200-203.
[4]何进舟,李晨光,葛均波,等.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11,18(06): 783-784.
[5]宋清玲,雷光文,等.冠心病患者血清IL-6及CRP检测的临床意义[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1,03:357-358.
[6]何疆春,杨晔,张宁坤,等.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血清炎性标志物的检测水平及意义[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2,03:246-248.
编辑/蔡睿琳, http://www.100md.com(许明 高莉莉 李志军)
2.1危险因素比较 冠状动脉慢血流组与正常组对比,血脂中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偏高;吸烟人数的比例高;高血压病/糖尿病人群发生比例高。见表1。
2.2高敏C反应蛋白比较 冠状动脉慢血流组与血流正常组的高敏C反应蛋白范围分别为:(3.96±0.64)mg/ L,(1.50±0.58)mg/ L,提示冠状动脉慢血流组水平高于血流正常组,P值为0.028,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Logistic回归分析 研究中发现冠状动脉慢血流组高敏C-反应蛋白高于血流正常组,提示血流速度与高敏性C-反应蛋白水平呈负相关;LDL-C水平高、有吸烟史、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冠状动脉慢血流发生率偏高。见表3。
3 讨论
研究揭示了炎症在冠心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危险分层、治疗及预后预测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研究表明,C反应蛋白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理的发生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是一种急性时相炎症反应物,机制可能是:C反应蛋白可增加单核细胞诱导蛋白1和内皮黏附分子的表达,促进巨噬细胞去吸收低密度脂蛋白,帮助单核细胞活化,并可以通过诱导单核细胞合成组织因子。研究中冠状动脉慢血流组与血流正常的高敏C反应蛋白范围分别为:(3.96±0.64)mg/L,(1.50±0.58)mg/ L,提示慢血流组水平高于正常组,P值为0.028;说明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呈负相关。上述情况我们发现,炎性因子在通过不同机制在慢血流疾病中发挥着作用,并且已经从感染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逐渐拓宽到了心血管疾病等学科领域。
本研究的局限主要存在于:样本量不够大,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弱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结果会存在一定的偏移;高血压、糖尿病、有无吸烟等情况,冠状动脉慢血流发生率偏高,有统计学意义,但回归分析显示,并不是冠状动脉慢血流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Sandrin C, Bergheanu,Douwe, et al. The 5352 A allele of the pro-inflammatory caspase-1 gene predicts late-acquired stent malapposition in STEMI patients treated with sirolimus stents[J].Heart and vessels, 2011, 26 (3):235-241.
[2]Gregory J, Wilson . Interpreting arterial wall inflammation around stents in the porcine coronary artery model[J].Journal of vascular and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2011, 22 (2):260-261.
[3]范小明,吕安康,沈卫峰,等.吸烟致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研究[J].内科理论与实践,2011,06(03):200-203.
[4]何进舟,李晨光,葛均波,等.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11,18(06): 783-784.
[5]宋清玲,雷光文,等.冠心病患者血清IL-6及CRP检测的临床意义[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1,03:357-358.
[6]何疆春,杨晔,张宁坤,等.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血清炎性标志物的检测水平及意义[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2,03:246-248.
编辑/蔡睿琳, http://www.100md.com(许明 高莉莉 李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