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6年第31期
编号:12990673
活血化瘀法在慢性肾衰竭临床应用中研究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6年8月6日 《医学信息》 2016年第31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在西医上认为是由于多种原因作用于肾脏,導致肾脏出现慢性、进行性、不可逆行性损害,使其无法保障基本功能,最终使得终末期肾病出现。临床出现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全身各器官均受影响为主要表现,一般为不可逆,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1]。近年来,人们对于治疗慢性肾衰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如何缓解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维持肾小球功能,而关于传统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效果显著。

    据报道,中药能够从多靶点、多途径、多阶段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且前景良好。现代医学认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具有导致机体缺血缺氧、血管堵塞、组织纤维化等特点,最终会使得肾脏组织纤维化,出现不同程度的浓、凝现象,而这些与"血瘀"是一致的。表明上述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淤的病理变化,说明血液在病理状态下的变化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因素。现将慢性肾衰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活血化瘀法在慢性肾衰竭的近期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慢性肾衰竭的病因

    近年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发病已有较大变化,在国外继发性因素是主要原因,其中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导致慢性肾衰的首要原因,所占比例约为50%。而在我国仍多以IgA肾病为主的肾小球肾炎为主,其次为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慢性间质性肾炎、梗阻性肾病、狼疮性肾炎、多囊肾等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1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