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联合火针治疗肺胃湿热型痤疮分析
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三皮除湿汤"联合火针治疗肺胃湿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选的73例痤疮患者,予以中药汤药内服,配合皮损处火针治疗,1 w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临床痊愈39例,显效20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3.15%。结论 中药"三皮除湿汤"内服联合火针治疗肺胃湿热型痤疮疗效显著,起效迅速。
关键词:痤疮;肺胃湿热;三皮除湿汤;火针;内外合治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散在性黑头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及囊肿[1]。青少年发病率较高,皮损多好发于面颊、额部,具有一定的损容性,对患者社交活动及心理造成一定影响。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予以中药"三皮除湿汤"联合火针治疗肺胃湿热型痤疮取得良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73例均为2015年3月~2016年5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痤疮患者。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41例,年龄16~30岁,平均20.2岁,病程1个月
, http://www.100md.com
~6年。
1.2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皮肤性病学》[1]中有关痤疮的诊断标准,青年男女发生于颜面、前胸和背部的皮损,呈散在性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及囊肿。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痤疮的肺胃湿热证相关标准,皮疹以红色丘疹、脓疱为主,间有结节,可自觉疼痛或瘙痒,皮肤油腻,或伴大便干燥,舌质红,苔白或黄腻,脉滑。
1.3方法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患者予以中药"三皮除湿汤"内服,具体药物组成为:桑白皮20 g、地骨皮20 g、牡丹皮15g、白术15 g、茯苓20 g、薏苡仁20 g、皂角刺15 g、白花蛇舌草20 g、连翘15 g、女贞子20 g、南沙参20 g、枇杷叶15 g。水煎服,1日半1剂,3次/d,饭后温服,100~150 ml/次。
火针治疗方法:患者仰卧位,充分暴露面部皮损,常规消毒后,操作者右手持火针,左手持酒精灯,酒精灯尽量靠近皮损部位,但要保持安全距离,不能灼伤皮肤。当针身烧红甚至发白时,迅速垂直刺入皮损基底部后立即出针,丘疹、脓疱常点刺1次即可,结节及囊肿可根据大小点刺2~3次。点刺后炎症反应较轻、脓性分泌物较少的皮损可用粉刺针挤压出皮脂栓、脓栓、分泌物等,炎症反应较重、脓性分泌物较多的皮损可用干棉签稍加挤压,挤出分泌物、脓栓、脓血等,挤压时用力适度,避免损伤皮肤。火针治疗后,24 h内皮损处不可接触水,24 h后可用清水洗脸,等待其自行结痂脱落,不可用手搔抓。若1 w后,患者皮损未消失或有新发,则根据病情再行火针治疗。1 w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
, 百拇医药
1.4疗效标准[3] 临床疗效采用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4级评定。临床痊愈:皮损消退90%以上或仅留少许色素沉着,自觉症状消失;显效:皮损消退70%~90%,自觉症状明显减轻;有效:皮损消退30%~70%,自觉症状明显减轻;无效:皮损及自觉症状均无明显变化或皮损消退不足30%。
2 结果
痊愈39例,显效20例,有效9例,无效5例,治愈率53.42%,总有效率93.15%。
3 讨论
痤疮在中医又被称为"肺风粉刺"、"面粉渣"、"酒刺"等,中医古籍对本病多有描述,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肺风粉刺》记载"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日久皆成白屑,形如黍米白屑。"四川地区因气候、环境以及饮食习惯等原因,就诊的痤疮患者中肺胃湿热型较为多见。肺胃湿热型痤疮多因素体阳热偏盛,平素又喜食辛辣肥甘厚味,脾胃运化失调,积热生湿,湿热内蕴,加之外邪侵袭,湿热之毒上蒸颜面,凝滞肌表而成。治当以清热除湿,凉血解毒。"三皮除湿汤"中桑白皮、地骨皮、枇杷叶清泻肺热,牡丹皮、连翘、白花蛇舌草清热凉血解毒,白术、茯苓、薏苡仁健脾除湿,皂角刺消肿托毒排脓,女贞子、南沙参养阴清肺,防止药物过燥伤阴。诸药合用,共奏清热除湿,凉血解毒之功。
, http://www.100md.com
有研究表明,火针疗法能促进气血运行,加快局部血液循环,具有清热解毒止痛之效,可排除脓毒,消坚散肿,促进炎症吸收的作用[4]。且火针局部治疗可防止或减轻疤痕形成,促进皮肤修复[5]。
此临床治疗结果显示,中药"三皮除湿汤"联合火针治疗肺胃湿热型痤疮疗效明显,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三皮除湿汤"针对肺胃湿热型痤疮的病因病机进行内调,从机体内部消除导致痤疮的原因,火针从外部消除皮损,这种内外合治的方法大大增强了痤疮的治疗效果。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学习及工作上的压力增加,加上睡眠不足、饮食不节等原因,痤疮的发病率也在增加。因此,痤疮的治疗中除了必要的中药内服以及火针点刺外,保持心情舒畅,注意饮食规律,少吃过于甜腻、辛辣刺激等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及大便通畅等对治疗痤疮也有较大帮助。
参考文献:
[1]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75-176.
, 百拇医药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92.
[3]Siew Tzuh Tang,Tsang-Wu Liu,Li Ni Liu,et al. Physician-patient end-of-life care discussions: correlates and associations with end-of-life care preferences of cancer patients-a cross-sectional survey study[J].Palliative medicine, 2014,28(10):1222-1230.
[4]Swanson JK . Antibiotic resistance of Propionibacterium acnes in acne vulgaris[J]. Dermatology nursing, 2003,15(4):359-362.
[5]C, Kennedy Carney,W, Cantrell,B E, Elewski . Rosacea: a review of current topical, systemic and light-based therapies[J].Giornale italiano di dermatologia e venereologia : organo ufficiale, Società italiana di dermatologia e sifilografia, 2009,144(6):673-688.
編辑/金昊天, 百拇医药(梁婷婷 杨荻)
关键词:痤疮;肺胃湿热;三皮除湿汤;火针;内外合治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散在性黑头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及囊肿[1]。青少年发病率较高,皮损多好发于面颊、额部,具有一定的损容性,对患者社交活动及心理造成一定影响。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予以中药"三皮除湿汤"联合火针治疗肺胃湿热型痤疮取得良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73例均为2015年3月~2016年5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痤疮患者。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41例,年龄16~30岁,平均20.2岁,病程1个月
, http://www.100md.com
~6年。
1.2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皮肤性病学》[1]中有关痤疮的诊断标准,青年男女发生于颜面、前胸和背部的皮损,呈散在性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及囊肿。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痤疮的肺胃湿热证相关标准,皮疹以红色丘疹、脓疱为主,间有结节,可自觉疼痛或瘙痒,皮肤油腻,或伴大便干燥,舌质红,苔白或黄腻,脉滑。
1.3方法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患者予以中药"三皮除湿汤"内服,具体药物组成为:桑白皮20 g、地骨皮20 g、牡丹皮15g、白术15 g、茯苓20 g、薏苡仁20 g、皂角刺15 g、白花蛇舌草20 g、连翘15 g、女贞子20 g、南沙参20 g、枇杷叶15 g。水煎服,1日半1剂,3次/d,饭后温服,100~150 ml/次。
火针治疗方法:患者仰卧位,充分暴露面部皮损,常规消毒后,操作者右手持火针,左手持酒精灯,酒精灯尽量靠近皮损部位,但要保持安全距离,不能灼伤皮肤。当针身烧红甚至发白时,迅速垂直刺入皮损基底部后立即出针,丘疹、脓疱常点刺1次即可,结节及囊肿可根据大小点刺2~3次。点刺后炎症反应较轻、脓性分泌物较少的皮损可用粉刺针挤压出皮脂栓、脓栓、分泌物等,炎症反应较重、脓性分泌物较多的皮损可用干棉签稍加挤压,挤出分泌物、脓栓、脓血等,挤压时用力适度,避免损伤皮肤。火针治疗后,24 h内皮损处不可接触水,24 h后可用清水洗脸,等待其自行结痂脱落,不可用手搔抓。若1 w后,患者皮损未消失或有新发,则根据病情再行火针治疗。1 w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
, 百拇医药
1.4疗效标准[3] 临床疗效采用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4级评定。临床痊愈:皮损消退90%以上或仅留少许色素沉着,自觉症状消失;显效:皮损消退70%~90%,自觉症状明显减轻;有效:皮损消退30%~70%,自觉症状明显减轻;无效:皮损及自觉症状均无明显变化或皮损消退不足30%。
2 结果
痊愈39例,显效20例,有效9例,无效5例,治愈率53.42%,总有效率93.15%。
3 讨论
痤疮在中医又被称为"肺风粉刺"、"面粉渣"、"酒刺"等,中医古籍对本病多有描述,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肺风粉刺》记载"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日久皆成白屑,形如黍米白屑。"四川地区因气候、环境以及饮食习惯等原因,就诊的痤疮患者中肺胃湿热型较为多见。肺胃湿热型痤疮多因素体阳热偏盛,平素又喜食辛辣肥甘厚味,脾胃运化失调,积热生湿,湿热内蕴,加之外邪侵袭,湿热之毒上蒸颜面,凝滞肌表而成。治当以清热除湿,凉血解毒。"三皮除湿汤"中桑白皮、地骨皮、枇杷叶清泻肺热,牡丹皮、连翘、白花蛇舌草清热凉血解毒,白术、茯苓、薏苡仁健脾除湿,皂角刺消肿托毒排脓,女贞子、南沙参养阴清肺,防止药物过燥伤阴。诸药合用,共奏清热除湿,凉血解毒之功。
, http://www.100md.com
有研究表明,火针疗法能促进气血运行,加快局部血液循环,具有清热解毒止痛之效,可排除脓毒,消坚散肿,促进炎症吸收的作用[4]。且火针局部治疗可防止或减轻疤痕形成,促进皮肤修复[5]。
此临床治疗结果显示,中药"三皮除湿汤"联合火针治疗肺胃湿热型痤疮疗效明显,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三皮除湿汤"针对肺胃湿热型痤疮的病因病机进行内调,从机体内部消除导致痤疮的原因,火针从外部消除皮损,这种内外合治的方法大大增强了痤疮的治疗效果。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学习及工作上的压力增加,加上睡眠不足、饮食不节等原因,痤疮的发病率也在增加。因此,痤疮的治疗中除了必要的中药内服以及火针点刺外,保持心情舒畅,注意饮食规律,少吃过于甜腻、辛辣刺激等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及大便通畅等对治疗痤疮也有较大帮助。
参考文献:
[1]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75-176.
, 百拇医药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92.
[3]Siew Tzuh Tang,Tsang-Wu Liu,Li Ni Liu,et al. Physician-patient end-of-life care discussions: correlates and associations with end-of-life care preferences of cancer patients-a cross-sectional survey study[J].Palliative medicine, 2014,28(10):1222-1230.
[4]Swanson JK . Antibiotic resistance of Propionibacterium acnes in acne vulgaris[J]. Dermatology nursing, 2003,15(4):359-362.
[5]C, Kennedy Carney,W, Cantrell,B E, Elewski . Rosacea: a review of current topical, systemic and light-based therapies[J].Giornale italiano di dermatologia e venereologia : organo ufficiale, Società italiana di dermatologia e sifilografia, 2009,144(6):673-688.
編辑/金昊天, 百拇医药(梁婷婷 杨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