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在急危重症患者转运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成效
摘要:目的 应用PDCA循环进行急危重症患者转运质量管理,以保障转运安全、及时,提高转运质量。方法 选择PDCA循环实施前转运18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第1次PDCA循环实施后1800例患者作為实验1组,第2次PDCA循环实施后1800例患者作为实验2组。通过2次PDCA循环,对影响急危重症患者转运质量的护理处置准确率、急救药(物)品完好率、转运工具完好率、交接准确率及绿色通道停留时间达标率5方面要因基于现状调查,分析存在问题,持续改进,不断提高转运质量。结果PDCA循环实施2次后,急救药(物)品完好率、转运工具完好率、交接准确率均达到100%;护理处置准确率由56.70%至99.6%,提高42.9%;绿色通道停留时间达标率由67.90%至93.20%,提高25.3%。结论 应用PDCA循环进行急危重症患者转运质量管理,根据各个循环周期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抓住重点的少数,解决关键环节流程问题,持续改进督导落实,才能保障转运安全、及时,提高转运质量。
关键词:PDCA循环;急危重症患者;转运;质量管理;成效
, 百拇医药
PDCA循环又称"戴明循环",是周而复始地运行,通过不断解决问题,改善品质来实现阶梯式上升的过程,最终达到管理水平的提升[1]。急诊科是医院急症诊疗的首诊场所,急危重症患者大多需要转运做各种检查或转入专科住院治疗或转上级医院,但因其生命体征不平稳,随时都会出现病情恶化或生命健康危险[2]。因此,提高急危重症患者转运安全性与及时性是非常必要与重要的,而且刻不容缓。我院急诊科于2015年1月将PDCA循环应用于急危重症患者转运质量管理,经过2次PDCA循环的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急危重症患者转运安全性与及时性显著提高,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市级急救中心挂靠在我院,开放床位2300张,急诊科每天转运急危重症患者50余人次。选择2015年1月~9月急诊科转运急危重症患者5400例,改善前(2015年1月~3月)18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第1次PDCA循环改善后(2015年4月~6月)1800例患者作为实验1组;第2次PDCA循环改善后(2015年7月~9月)1800例患者作为实验2组。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诊断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百拇医药
1.2方法
1.2.1计划(Plan) ①成立实施小组;②制定转运质量管理相关规定;③制定转运质量管理考核指标;④质量管理相关表格。
1.2.2实施(Do) ①强化人员培训;②转运前沟通告知;③优化急诊绿色通道流程;④规范转运箱管理;⑤规范平车管理;⑥规范转运患者管理;⑦规范交接管理。
1.2.3检查(Check) 建立护士长-分管值班护士长-带班组长-责任护士四级质控模式,每次转运后由责任护士按照转运质量管理要求如实填写《急危重症患者转运质量登记本》,由带班组长对转运过程进行抽查质控;分管值班护士长每周检查;护士长每月汇总分析,持续整改落实。
1.2.4评价(Action) 护士长每月对转运过程中护理处置准确率 、抢救药(物)品完好率、转运工具完好率、交接准确率、绿色通道停留时间达标率进行统计分析,针对关键环节流程问题,在护士例会通报并作出整改要求,应用于下一次转运重新启动PDCA管理,督导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 百拇医药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x±s)表示,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2次PDCA循环,实验2组转运安全各项指标及绿色通道停留时间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将PDCA循环运用到急危重症患者转运过程中,转运前正确评估病情、制定精密计划、开通绿色通道、备齐急救药(物)品与转运工具;转运途中准确执行各项护理措施,认真做好患者交接工作;转运后认真总结、分析、评价;找出各个循环周期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抓住重点的少数,解决关键环节流程问题,再将整改措施应用到下一次转运过程中,大环套小环,周而复始地不断循环,可以明显提高患者转运全程各项质量安全指标,缩短患者绿色通道停留时间,为患者尽早到达目的科室积极诊治赢取时间,确保转运工作安全、有序、高效进行。
参考文献:
[1]张幸国,王临润,等.医院品管圈辅导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8-9.
[2]曹军晖,李天雅.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护理[J].中国护理管理,2007,6(7):66-67.
[3]丁义涛,马方,马欣,等.三级医院评审标准条款评价要素与方法说明[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7.
编辑/金昊天, 百拇医药(普春丽 沙丽 王梅丽)
关键词:PDCA循环;急危重症患者;转运;质量管理;成效
, 百拇医药
PDCA循环又称"戴明循环",是周而复始地运行,通过不断解决问题,改善品质来实现阶梯式上升的过程,最终达到管理水平的提升[1]。急诊科是医院急症诊疗的首诊场所,急危重症患者大多需要转运做各种检查或转入专科住院治疗或转上级医院,但因其生命体征不平稳,随时都会出现病情恶化或生命健康危险[2]。因此,提高急危重症患者转运安全性与及时性是非常必要与重要的,而且刻不容缓。我院急诊科于2015年1月将PDCA循环应用于急危重症患者转运质量管理,经过2次PDCA循环的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急危重症患者转运安全性与及时性显著提高,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市级急救中心挂靠在我院,开放床位2300张,急诊科每天转运急危重症患者50余人次。选择2015年1月~9月急诊科转运急危重症患者5400例,改善前(2015年1月~3月)18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第1次PDCA循环改善后(2015年4月~6月)1800例患者作为实验1组;第2次PDCA循环改善后(2015年7月~9月)1800例患者作为实验2组。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诊断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百拇医药
1.2方法
1.2.1计划(Plan) ①成立实施小组;②制定转运质量管理相关规定;③制定转运质量管理考核指标;④质量管理相关表格。
1.2.2实施(Do) ①强化人员培训;②转运前沟通告知;③优化急诊绿色通道流程;④规范转运箱管理;⑤规范平车管理;⑥规范转运患者管理;⑦规范交接管理。
1.2.3检查(Check) 建立护士长-分管值班护士长-带班组长-责任护士四级质控模式,每次转运后由责任护士按照转运质量管理要求如实填写《急危重症患者转运质量登记本》,由带班组长对转运过程进行抽查质控;分管值班护士长每周检查;护士长每月汇总分析,持续整改落实。
1.2.4评价(Action) 护士长每月对转运过程中护理处置准确率 、抢救药(物)品完好率、转运工具完好率、交接准确率、绿色通道停留时间达标率进行统计分析,针对关键环节流程问题,在护士例会通报并作出整改要求,应用于下一次转运重新启动PDCA管理,督导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 百拇医药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x±s)表示,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2次PDCA循环,实验2组转运安全各项指标及绿色通道停留时间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将PDCA循环运用到急危重症患者转运过程中,转运前正确评估病情、制定精密计划、开通绿色通道、备齐急救药(物)品与转运工具;转运途中准确执行各项护理措施,认真做好患者交接工作;转运后认真总结、分析、评价;找出各个循环周期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抓住重点的少数,解决关键环节流程问题,再将整改措施应用到下一次转运过程中,大环套小环,周而复始地不断循环,可以明显提高患者转运全程各项质量安全指标,缩短患者绿色通道停留时间,为患者尽早到达目的科室积极诊治赢取时间,确保转运工作安全、有序、高效进行。
参考文献:
[1]张幸国,王临润,等.医院品管圈辅导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8-9.
[2]曹军晖,李天雅.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护理[J].中国护理管理,2007,6(7):66-67.
[3]丁义涛,马方,马欣,等.三级医院评审标准条款评价要素与方法说明[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7.
编辑/金昊天, 百拇医药(普春丽 沙丽 王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