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脑血管病 > 中风(脑卒中)
编号:13010468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检查中的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月29日 《医学信息》 2017年第4期
     1.2.3管腔狭窄的判断标准[4] 若患者同一血管内有多处狭窄,以狭窄最严重的为主。狭窄率=(血管最狭窄处管径/血管管径)×100%。狭窄率<30%为轻度;30%0.05);斑块多分布于BI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比较两组患者的斑块特征 观察组患者中共检出124处斑块,其中扁平斑23.39%(29/124)处,软斑38.71%(48/124)处,硬斑24.19%(30/124)处,溃疡斑12.90%(17/124)处。比较斑块特征,观察组软斑占比高于其他斑块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中共检出31处斑块,其中扁平斑19.35%(6/31)处,软斑38.71%(12/31)处,硬斑29.03%(9/31)处,溃疡斑12.90%(4/31)处。比较斑块特征,对照组软斑占比高于其他斑块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斑块特征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的管腔狭窄程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共检出脉管腔狭窄36例,占比60.00%(36/60),其中轻度狭窄18例,中度狭窄12例,重度狭窄6例;对照组患者中共检出脉管腔狭窄10例,占比10.00%(10/100),其中轻度狭窄8例,中度狭窄2例,重度狭窄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管腔狭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http://www.100md.com
    3 讨论

    脑梗死是臨床多见的脑血管疾病,其致病机制为脑组织局部缺血缺氧导致组织坏死和软化。有研究称[5],60%以上的脑梗死是由颈动脉狭窄患者粥样斑块脱落导致颅内动脉栓塞引起的,与本文实验中观察组患者的斑块检出率大于对照组一致(P<0.05)。因此,超声检测判断斑块位置和类型就显得十分重要。高频彩色多普勒能够清晰明确的显示斑块特征、形态、大小、内部结构等,并据此判断斑块的类型,推测斑块的稳定性。

    比较斑块发生部位,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左侧斑块与右侧斑块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斑块多分布于BIF(P<0.05),考虑其原因为BIF处血流的高切应力和湍流会对血管内膜造成机械损伤,导致BIF处聚集大量的高密度乳糜微粒和脂蛋白,形成斑块好发部位。脑梗死的发生与斑块类型有密切关系。在本文实验中,两组患者软斑的占比高于其他几种斑块类型,显示软斑发生脑梗死的概率高于其他几种斑块类型。考虑其原因为软斑含有较多的脂质、发展快,导致斑块不稳定,易脱落或出血,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明显变高,在本文中,超声检测斑块多检测颈动脉,这是因为颈动脉处于表浅,容易被超声检测出。且超声检测斑块时,还可对判断斑块的类型、颈动脉血管管腔的狭窄程度和血流动力学情况。其次,若检测结果不满意时,彩色多普勒超声还可以进行彩色能量血流显像和低频凸阵探头观察,提高检测效果。结合季海平[6]的研究,其结果显示,脑梗死组硬化斑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组颈动脉管腔中度狭窄比例和重度狭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斑块分布部位BIF>CCA>ICA>ECA(P<0.05)。两者研究显示相同的实验结果,说明脑梗死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密切关系,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判断颈动脉斑块的发生部位和类型有显著作用。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准确判断颈动脉斑块的发生部位和类型,对脑梗死的发生和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侍艳,张迎春.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血管超声对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应用价值[J].安徽医药,2016,20(2):320-323.

    [2]杨庆华,沈文,贾贤达,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检测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15):1755-1757.

    [3]焦尧瑞.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相关性中的检查意义[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8):65-66.

    [4]赵博.彩色多普勒超声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与脑梗死相关性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4):48-49.

    [5]万芙蓉,万顺梅,万平新,等.中青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特征分析[J].甘肃医药,2015,34(6):440-442.

    [6]季海平.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257-258.

    编辑/杨倩, 百拇医药(吴颖)
上一页1 2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脑血管病 > 中风(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