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7年第4期
编号:13010665
非哺乳期乳腺炎病原学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月29日 《医学信息》 2017年第4期
病原微生物,致病作用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病原微生物在非哺乳期乳腺炎中致病作用。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选自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31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抽选所有患者样本行常规细菌培养,观察细菌培养情况。结果 31例患者中有29例细菌培养为阳性,2例为细菌培养为阴性。其中G-杆菌9例,占31.04%,G+球菌20例,占68.96%。其中9例G-杆菌中有7例为脓肿破溃后分泌物,仅有2例为脓肿穿刺抽吸脓液,同时不排除脓肿破溃后继发G-杆菌感染可能。结论 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生及发展中病原微生物扮演重要的角色,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会引发此病,因此掌握病原微生物对该病产生影响有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关键词:非哺乳期乳腺炎;病原微生物;致病作用

    非哺乳期乳腺炎是婴儿期、青春期、绝经期、老年期等各个生理期都会发生的疾病,其中婴儿期和青春期的乳腺炎因为体内失去原有的平衡,从而出现乳房结节、隐痛及肿胀,可以说是一种非细菌性及有自愈过程的炎症表现。加上该病病理类型较为多样,临床症状也不典型,常被误诊为乳腺癌[1]。相关研究指出细菌学和非哺乳期乳腺炎有一定的关系,对此笔者特选取部分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其样本观察病原微生物在非哺乳期乳腺炎中致病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选自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31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6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