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转子间骨折的效果研究(2)
1.3观察指标 对3组患者采用Harris评分表(人工全髋关节疗效评分标准)进行评估,评分表包含日常生活、步态、行走是否需要辅助器以及是否平稳舒适行走、行走距离、是否畸形几个方面[3]。分别统计患者手术后第3、6、12个月的Harris评分,并根据Harris评分结果将疗效分为优、良、中、差。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3组患者各临床指标比较 3组患者各临床指标相比较,结果显示:A、C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均比B组要长,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的卧床时间相较于A、B两组更短,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A组多于B组,但少于C组,见表1。
2.2 3组患者Harris评分 3组患者术后无死亡病例,在术后对3组患者进行追踪随访,发现患者的Harris评分均随时间的延长而升高。C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在术后3、6、9个月的得分均高于A组和B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 百拇医药
2.33组患者治疗效果分析 对A、B、C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A组治疗效果优良的有36例,占73.5%;B组患者治疗效果优良的有41例,占82%;C组患者治疗效果优良的有48例,占96%。3组患者治疗效果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据统计,在老年人骨折中,转子间骨折的发病率位居榜首,其原因与老年人骨质疏松密切相关,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患者年龄、健康状况、骨折类型、骨质是否疏松等因素[4]。原则上,在患者身体允许条件下,应尽早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并早期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功能活动。本研究主要通过比较DHS、PHNA以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三种治疗方法来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于治疗转子间骨折的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A、C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均比B组要长,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的卧床时间相较于A、B两组更短,说明人工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另外两组固定术相比,术后患者可以更早的下床活动,患肢早期负重有助于改善患者全身情况,同时防止长期卧床所造成的褥疮等并发癥的发生,能更早的恢复患肢的功能,结果与相关研究相符[5-6]。
, 百拇医药
在术后对3组患者进行追踪随访,发现患者的Harris评分均随时间的延长而升高。C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在术后3、6、9个月的得分均高于A组和B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A、B、C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A、B、C三组的治疗效果优良率分别为73.5%、82.0%、96.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三种治疗方法对于转子间骨折的患者均具有较好疗效。但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更加突出,且具有损伤小、固定牢靠、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等优点。
综上所述,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治疗方法较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但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安全性更高、治疗效果更好,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陈述祥,刘彦,陈丽君.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的评价[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4,35(2):177-181.
, 百拇医药
[2]陈述祥,刘彦,陈丽君.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的评价[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4,35(2):177-181.
[3]黄必留,余楠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Harris评分[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14,10(1):44-46.
[4]温建祥,魏宝林.老年人转子间骨折的治疗[J].内蒙古中医药,2012, 31(16):80-81.
[5]薛海燕,王宸,李贺,等.不同方式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3(12):1108-1112.
[6]刘爱国,谷文光,邓亮,等.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20(12):1072-1075.
[7]王富,侯树勋,姚长海,等.国产人工股骨头置换28年1例报告[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3(21).
[8]郑建河,陈阳生,叶少腾.106岁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成功1例[J].广东医学,2004(3).
编辑/高章利, 百拇医药(龚小东 刘勇)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3组患者各临床指标比较 3组患者各临床指标相比较,结果显示:A、C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均比B组要长,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的卧床时间相较于A、B两组更短,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A组多于B组,但少于C组,见表1。
2.2 3组患者Harris评分 3组患者术后无死亡病例,在术后对3组患者进行追踪随访,发现患者的Harris评分均随时间的延长而升高。C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在术后3、6、9个月的得分均高于A组和B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 百拇医药
2.33组患者治疗效果分析 对A、B、C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A组治疗效果优良的有36例,占73.5%;B组患者治疗效果优良的有41例,占82%;C组患者治疗效果优良的有48例,占96%。3组患者治疗效果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据统计,在老年人骨折中,转子间骨折的发病率位居榜首,其原因与老年人骨质疏松密切相关,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患者年龄、健康状况、骨折类型、骨质是否疏松等因素[4]。原则上,在患者身体允许条件下,应尽早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并早期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功能活动。本研究主要通过比较DHS、PHNA以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三种治疗方法来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于治疗转子间骨折的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A、C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均比B组要长,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的卧床时间相较于A、B两组更短,说明人工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另外两组固定术相比,术后患者可以更早的下床活动,患肢早期负重有助于改善患者全身情况,同时防止长期卧床所造成的褥疮等并发癥的发生,能更早的恢复患肢的功能,结果与相关研究相符[5-6]。
, 百拇医药
在术后对3组患者进行追踪随访,发现患者的Harris评分均随时间的延长而升高。C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在术后3、6、9个月的得分均高于A组和B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A、B、C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A、B、C三组的治疗效果优良率分别为73.5%、82.0%、96.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三种治疗方法对于转子间骨折的患者均具有较好疗效。但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更加突出,且具有损伤小、固定牢靠、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等优点。
综上所述,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治疗方法较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但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安全性更高、治疗效果更好,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陈述祥,刘彦,陈丽君.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的评价[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4,35(2):177-181.
, 百拇医药
[2]陈述祥,刘彦,陈丽君.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的评价[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4,35(2):177-181.
[3]黄必留,余楠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Harris评分[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14,10(1):44-46.
[4]温建祥,魏宝林.老年人转子间骨折的治疗[J].内蒙古中医药,2012, 31(16):80-81.
[5]薛海燕,王宸,李贺,等.不同方式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3(12):1108-1112.
[6]刘爱国,谷文光,邓亮,等.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20(12):1072-1075.
[7]王富,侯树勋,姚长海,等.国产人工股骨头置换28年1例报告[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3(21).
[8]郑建河,陈阳生,叶少腾.106岁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成功1例[J].广东医学,2004(3).
编辑/高章利, 百拇医药(龚小东 刘勇)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骨科 > 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