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喹酮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讨吡喹酮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将80例在本站接受治疗的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的护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吡喹酮进行治疗,通过测定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宽度和脾厚度,以及比较肝实质的损害等级来评价吡喹酮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结果 与治疗之前相比,观察组的平均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宽度和脾厚度明显降低,而对照组没有任何明显变化;观察组的肝纤维化分级有明显的改善,對照组无明显变化,其中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吡喹酮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显著,并且安全、有效,值得在以后的应用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吡喹酮;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治疗
晚期的血吸虫病主要是由于长期感染血吸虫尾蚴,在治疗的过程中不彻底造成的,临床体征伴随有很多的疾病,肝硬化、肝腹水等等,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1]。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是探讨吡喹酮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吡喹酮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的好于对照组,其中P<0.05,具体的数据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本站接受治疗的80例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42.10±0.32)岁;对照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45.20±1.20)岁。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信息,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DDIA的检测发现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抗血吸虫抗体均为阴性,其中排除了合并感染HIV、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是伴有恶性肿瘤、心脏病等疾病的患者。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保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60 mg/kg吡喹酮,每月服用1次,分3次口服;在经过一段实践的治疗之后,观察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并且进行对比研究。
1.3观察指标[2] 在接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宽度和脾厚度,其中肝实质的损害等级分别为 0(无损害)、Ⅰ(轻度肝纤维化)、Ⅱ(中度肝纤维化)、Ⅲ(重度肝纤维化)4 级,通过比较参数的变化进行研究。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所有数据均进行统计学分析,%表示计数资料,χ2进行检验,统计结果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宽度和脾厚度比较 在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治疗后的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宽度和脾厚度有明显的降低,对照组治疗后的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宽度和脾厚度无变化,见表1。
2.2两组患者血清指标的变化 在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的肝纤维化分级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改善,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并且局势有加重的现象,见表2。
3 讨论
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血吸虫在肝脏沉积时间过长,对肝脏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导致肝纤维化,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基本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肝纤维化,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早期及时祛除病因,肝纤维化多能终止或部分逆转;当肝纤维化进一步发展,可由干线型纤维化形成肝硬化、肝癌;虽然彻底祛除病因,即使肝脏炎症与坏死均不明显,但因细胞因子网络失调,肝纤维化仍可进一步发展,难以逆转。只有阻止或者逆转了肝纤维化病理过程,结合病原学治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才能治愈,但是目前尚无有效的商品化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药物[3]。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是探讨吡喹酮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观察。将选取的80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肝治疗,观察组采用的是在基础治疗之上采用吡喹酮进行治疗,经过6个月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从统计出来的数据中可以得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的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宽度和脾厚度有明显的降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后的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宽度和脾厚度无变化,其中观察组患者平均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宽度和脾厚度分别为(10.2±0.8)mm、(6.2±1.1)mm、(42.7±4.9)mm,跟治疗前相比有显著的降低,对照组患者平均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宽度和脾厚度分别为(14.2±1.2)mm、(9.1±2.1)mm、(50.6±3.1)mm,跟治疗前相比无明显的变化。
综上所述,吡喹酮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效果明显,建议在临床扩大病例应用以验证本研究的结论,并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探索吡喹酮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确切机制。
参考文献:
[1]卢萍,尤璐,华海涌,等.吡喹酮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效果的临床研究[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15,04(12):204-207.
[2]QL Luo,ZP Qiao,YD Zhou,et al.Application of signaling protein 14-3-3 and 26 kDa glutathione-S-transferase to serological diagnosis of Schistosomiasis japonica[J].Acta Tropica,2009,112(2):91-96.
[3]S Bhattacharjee,K Gupta,N Jung.Site preference of NH3-adsorption on Co,Pt and CoPt surfaces:the role of charge transfer, magnetism and strain[J].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 Pccp,2015,17(14):9335.
[4]卢萍,尤璐,华海涌,等.吡喹酮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效果的临床研究[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15,13(4):204-207.
[5]陈超,白瑞璞,何兴,等.吡喹酮对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宿主miRNA表达变化[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2015,42(1).
编辑/杨倩, http://www.100md.com(周理源)
关键词:吡喹酮;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治疗
晚期的血吸虫病主要是由于长期感染血吸虫尾蚴,在治疗的过程中不彻底造成的,临床体征伴随有很多的疾病,肝硬化、肝腹水等等,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1]。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是探讨吡喹酮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吡喹酮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的好于对照组,其中P<0.05,具体的数据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本站接受治疗的80例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42.10±0.32)岁;对照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45.20±1.20)岁。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信息,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DDIA的检测发现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抗血吸虫抗体均为阴性,其中排除了合并感染HIV、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是伴有恶性肿瘤、心脏病等疾病的患者。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保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60 mg/kg吡喹酮,每月服用1次,分3次口服;在经过一段实践的治疗之后,观察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并且进行对比研究。
1.3观察指标[2] 在接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宽度和脾厚度,其中肝实质的损害等级分别为 0(无损害)、Ⅰ(轻度肝纤维化)、Ⅱ(中度肝纤维化)、Ⅲ(重度肝纤维化)4 级,通过比较参数的变化进行研究。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所有数据均进行统计学分析,%表示计数资料,χ2进行检验,统计结果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宽度和脾厚度比较 在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治疗后的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宽度和脾厚度有明显的降低,对照组治疗后的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宽度和脾厚度无变化,见表1。
2.2两组患者血清指标的变化 在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的肝纤维化分级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改善,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并且局势有加重的现象,见表2。
3 讨论
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血吸虫在肝脏沉积时间过长,对肝脏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导致肝纤维化,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基本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肝纤维化,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早期及时祛除病因,肝纤维化多能终止或部分逆转;当肝纤维化进一步发展,可由干线型纤维化形成肝硬化、肝癌;虽然彻底祛除病因,即使肝脏炎症与坏死均不明显,但因细胞因子网络失调,肝纤维化仍可进一步发展,难以逆转。只有阻止或者逆转了肝纤维化病理过程,结合病原学治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才能治愈,但是目前尚无有效的商品化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药物[3]。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是探讨吡喹酮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观察。将选取的80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肝治疗,观察组采用的是在基础治疗之上采用吡喹酮进行治疗,经过6个月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从统计出来的数据中可以得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的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宽度和脾厚度有明显的降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后的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宽度和脾厚度无变化,其中观察组患者平均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宽度和脾厚度分别为(10.2±0.8)mm、(6.2±1.1)mm、(42.7±4.9)mm,跟治疗前相比有显著的降低,对照组患者平均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宽度和脾厚度分别为(14.2±1.2)mm、(9.1±2.1)mm、(50.6±3.1)mm,跟治疗前相比无明显的变化。
综上所述,吡喹酮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效果明显,建议在临床扩大病例应用以验证本研究的结论,并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探索吡喹酮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确切机制。
参考文献:
[1]卢萍,尤璐,华海涌,等.吡喹酮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效果的临床研究[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15,04(12):204-207.
[2]QL Luo,ZP Qiao,YD Zhou,et al.Application of signaling protein 14-3-3 and 26 kDa glutathione-S-transferase to serological diagnosis of Schistosomiasis japonica[J].Acta Tropica,2009,112(2):91-96.
[3]S Bhattacharjee,K Gupta,N Jung.Site preference of NH3-adsorption on Co,Pt and CoPt surfaces:the role of charge transfer, magnetism and strain[J].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 Pccp,2015,17(14):9335.
[4]卢萍,尤璐,华海涌,等.吡喹酮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效果的临床研究[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15,13(4):204-207.
[5]陈超,白瑞璞,何兴,等.吡喹酮对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宿主miRNA表达变化[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2015,42(1).
编辑/杨倩, http://www.100md.com(周理源)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肝胆疾病 > 肝硬化 > 肝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