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阳法治疗阳虚失眠症
摘要:失眠症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1]。中医学认为,失眠症的病理变化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或为阳盛不得入于阴,或为阴虚不能纳阳。但在临床上也有不少因阳气亏虚而致失眠症的,尤其是以老年患者居多。中医在其治疗上有一定的优势,以温阳法治疗阳虚失眠症,安全,副作用小,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关键词:温阳法;治疗;阳虚;失眠症
WHO的一项研究表明,全球约有27%的人遭受睡眠病症的困扰。失眠是中医神志病中常见的一种病证,“不寐”见于《难经·四十六难》,《黄帝内经》中称为“不得卧”,“不得眠”,“目不瞑”。《景岳全书·不寐》云:“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寤……劳倦思虑太过,必致血液耗亡,神魂无主,所以不眠。”临床上阳虚失眠症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入睡困难或多梦易醒,头晕,神疲乏力,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烦躁不安,心悸心慌,口干喜温饮,大便溏,夜尿多,腰膝酸痛,舌淡边有齿印,苔白,脉细。明·秦景明《症因脉治》云:“心气虚不得卧之症:二便时滑,目漫神清,气怯倦怠,心战胆寒,时时欲睡,睡中自醒,喜热恶冷,此心气虚不得卧之症也。”治疗多以温阳安神为主。
1 中医对阳虚失眠症的认识
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曰:“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但欲寐即欲睡不能,似睡非睡,迷迷糊糊状态。此因阳气虚衰,神失所主。明·戴原礼《秘传证治要诀》云:“不寐有二种,有病后虚弱及年高人阳衰不寐。”《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凡阴阳之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13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