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骨科 > 腰痛及颈肩痛 > 腰椎间盘突出症
编号:13084892
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8日 《医学信息》 2017年第17期
     出院后,需将上述锻炼反复进行3~6个月。锻炼原则为次数由少到多,活动幅度由小到大,频率由慢到快,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以不感到疲劳为原则。

    1.2.3功能恢复指标 患者经治疗后,运动功能全部恢复,不影响生活和工作,且未存在腰腿疼痛症状评为优;患者术后运动功能不受影响,可实施较轻的运动,但时而伴有疼痛症状评为良;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但不能从事原来工作评为可;患者疼痛症状以及运动功能等较治疗前无变化评为差。满意度评估:由本院自拟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主要内容有康复干预、心理干预、基础护理等内容,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等3个级别。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优、良、可以及差等指标高于后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护理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等人数、总满意率均高于后者,具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护理模式,是针对特定患者群体,根据每天护理计划为其制定的护理工作流程,具有严格的时间性和顺序性。护理工作不再是盲目、机械地执行医嘱,而是有计划、有目的、有预见性地进行指导,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4]。患者可主动参与其中,提高了患者对疾病康复知识的认知。增强患者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达到最佳护理效果,护患双方相互促进,形成主动护理与主动参与相结合的护理模式。针对患者不同阶段的康复要求,调动患者及家属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并按计划进行锻炼。护士每日坚持床旁指导,定时检查完成情况,不仅提高了患者术后有效恢复,同时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功能锻炼的有效率[5]。我科将临床路径的护理方式运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功能锻炼指导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臨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增加了护患接触交流的机会。工作过程中给予了患者更细致、实用、规范的指导,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加上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快,减少了医疗纠纷,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率。

    参考文献:

    [1]沈桂琴.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5):16-17.

    [2]梁群芳,杨柳枝.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恢复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6(01):109-110.

    [3]李明子.临床路径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1):59-61.

    [4]潘月,范英梅.早期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影响[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08):151-153.

    [5]曾红英.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当代护士,2013(11):183-185.编辑/申磊, 百拇医药(李婷 乔健 亢佩 张维 师巧莉 权冬 辛忍 苏志)
上一页1 2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骨科 > 腰痛及颈肩痛 > 腰椎间盘突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