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心理社会因素及其治疗进展(1)
摘要:目前我国脑卒中发病率逐年增高,其致死率、致残率较高,严重威胁我国居民的生命健康。脑卒中发病较快,治疗周期长,预后效果不佳,其中抑郁最为常见,称之为脑卒中后抑郁,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本文综述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心理社会因素及治疗进展,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关键词:脑卒中;抑郁;心理社会因素;治疗进展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17)22-0026-03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饮食结构的变化,脑卒中发生率与日俱增[1]。抑郁是脑卒中后的主要并发症,患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降低、失眠、情绪消极、对治疗的悲观等,延长了患者的康复时间,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较重的经济负担。目前,临床对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是由于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所以,临床治疗普遍采用心理治疗、抗抑郁药物等措施加以控制。以下结合相关文献,就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心理社会因素及其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1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时期
何茹等[3]报道中指出脑卒中后3个月抑郁发生率为41%~54%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0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