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婴幼儿保健 > 新生儿
编号:13253807
新生儿科进修医师成果评估及管理制度优化(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6月25日 《医学信息》 2017年第25期
     2.5提高临床操作和教学能力

    ①所有新生儿进修生都需完成BLS培训并获得BLS合格证书,每位医护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该项基本技能。②所有新生儿专科学员需完成最新的新生儿NRP技能培训和考核,每位学员必须熟练掌握并至少完成1次模拟实践操作。③根据学员实际能力和学习目标,将学员分配进入新生儿室和NICU的临床诊疗工作。每位学员在进入病房前必须完成BLS和NRP的培训并考核合格。每位学员由1名高年住院以上医师带教,在老师带教下分管病人,完成简单操作如TCB,血糖,血气分析,或根据实际情况在老师带领下完成腰穿等操作。熟悉掌握新生儿常见疾病的诊疗规范,如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低血糖症等,并初步了解呼吸机支持原则和用氧原则。临床教学能力培养,每位学员在学习期间由带教老师或自己命题,在老师帮助下完成1次临床小讲课,并由导师组成员指导、点评。

    2.6最后进行进修生结业考核

    进修生需完成培养手册的填写,并由新生儿科主任、院部领导分别审核,了解是否完成学习目标,发现并解决问题,提出今后学习的建议和方向。考核合格方可发放进修结业证书。所有上述制度安排都体现了我院对进修医师的制度保障。医学是一门科学,必须遵循科学规律,医疗活动关系到患者安危,必须有严格的制度支撑。我们提倡工作激励,并不否认制度的作用。激励与制度并重是医院管理工作的两条腿,没有制度约束的激励是无序的激励,没有激励配合的制度是无活力的制度,两者缺一不可。
, http://www.100md.com
    3总结

    进修医师是教学医院一支不可忽视的医疗力量,进修医生的教育更是反映医院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严格把关进修学员的生源,逐步扩大招生范围,加强岗前培训、实行个性化带教、注重良好的医德医风和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加强三基本训练,把问题式教学、哲学思维和EBM 应用到临床带教践中,切实加强考核和管理制度是进修医生成功带教的必备条件。对进修医生带教时,必须做到让其真正学会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方法,拓宽其临床思维,提高其临床工作能力(包括医患沟通能力),使其回原单位后更好的为患者服务,以期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通过不断完善严格科学的进修制度,绝大部分到我院新生儿科进修的学员都可以获得拓宽基本知识和提高临床实践能力的“双赢”,为带动本单位以及其它地区的医疗水平改善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赵铁夫,许学敏,王铁军,等.SWOT分析法在医院进修医生管理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15,29(03):003-004.
, 百拇医药
    [2]杨宁燕,汪红,黄建凤.从管理层面入手提高进修医师培养质量[J].现代医院管理,2010,34(01):069-071.

    [3]张崇凡.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简介[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6,1(2):134.

    [4]史文峰.加强对临床进修医生组织与管理的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06(10):1301.

    [5]丁文艺,马群,洪新建.加强进修教学管理 提高进修教学质量[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1995,06(05):256.

    [6]常华远,冯超,张卫东.加强进修医师管理与教育的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0(06):354,379.

    [7]王建平.进修医师管理工作中的几点体会[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6,17(04):031-032.
, http://www.100md.com
    [8]木霄挺,叶良,进修医师信息化管理平台在医院的构建与应用[J].医疗装备,2008(05):041-042.

    [9]焦青,王和天,巫熙南.浅谈医院进修医师的管理与效果评价[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8,16(10):769-771.

    [10]魏培忠.如何提高儿科进修医生的专业技能[J].医药管理,2015(10):006.

    [11]苗小平.探索适合21世纪进修管理工作的新路[J].医学教育管理,2003,19(09):559-560.

    [13]赵玉祥.新型综合培养模式在新生兒科进修医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5,06(22):149-151.

    [14]夏欧东.医院信息化进修管理系统的研发与应用思考[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6,30(01):090-093.

    编辑/钱洪飞, 百拇医药(蔡雯雯)
上一页1 2 3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婴幼儿保健 > 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