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骨科 > 骨折
编号:13253562
人工关节置换和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7月2日 《医学信息》 2017年第26期
     针对常规对照组,在实施硬膜外或者全身麻醉后再开展PFNA手术。首先将患者在骨科牵引床上采取仰卧位体位,将健康侧的肢体部分向外展开,患肢侧向内收回大约15°左右,利用C型臂对骨折闭合固位情况实施照射观察,当发现骨折处复位情况不良时,则应该重新打开患部再次复位。进针处为大转子顶点处,顺着股骨干的路径将导针打入,利用C型臂对导针位置情况进行透视观察,确认其位置正确无误,之后再将开口点扩大,扩髓按照导针的方向顺势进行,在骨髓腔内打入髓内钉之后,对髓内钉通过透视进行位置的确认。之后医师需要将钻头套筒和瞄准器安装好,把导针钻入,将导针放置到股骨颈中轴,并通过透视确定,同时要保证股骨头关节面和前端距离维持大约0.6 cm左右;测深后空心鉆并将通道扩大,在股骨颈部位使用昌都市和的螺旋刀实施打入,并经过透视对位置确认无误,然后对螺旋刀片进行锁定,于髓内钉处安装尾帽,将锁定螺钉安装在股骨远端处,最后完成手术。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后住院花费、时长、卧床时间以及并发症水平。运用Harris评分法对患者完成手术后1年内关节功能恢复水平进行评估。
, http://www.100md.com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处理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观察组住院花费、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均比常规对照组高(P<0.05),而手术后并发症比率、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与常规对照组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1。

    同时对手术后1年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进行调查,Harris评分显示实验观察组优于常规对照组,并且其关节功能的功能恢复优良率与常规对照组不存在显著差异,见表2。

    3讨论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股骨转子间骨折一般表现出骨质疏松,低能量损伤的特点,同时还往往因为伴随内科疾病最终引发身体状况变差,其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便是手术治疗,从骨折的具体特点和稳定性水平使用合适的手术方法,将会发挥良好的治疗效果。
, 百拇医药
    在关节置换手术中,如果在患者发生骨折之前存在髋关节骨关节炎症状,则应该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没有骨关节炎则可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在固定假体的时候均可以使用骨水泥和非骨水泥两种方法,对于75岁以上不能够长期卧床以及预期寿命不超过10年的患者推荐使用骨水泥型,有利于获得即刻的机械稳定。而针对呈现股骨转子间粉碎性不稳定性骨折的高龄患者,运用关节置换手术能够极大的促进其恢复行走功能,在早期下床阶段获得优势。

    综上所述,在临床上当患者存在有骨折前的髋关节骨关节炎的症状时,可以将关节置换作为优先考虑的手术方式,能够对髋部骨折以及髋病开展良好的治疗。而在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时候,由于往往存在有严重的粉碎性骨折表现以及骨质疏松的情况,此时便可以优先考虑使用关节置换手术模式。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治疗,运用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疗效PFNA手术大致相当,对于其远期疗效有待更深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 百拇医药
    [1]万仲梅.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和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2):5206-5207.

    [2]张哲,霍岩,周明,等.人工关节置换和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3):124-125.

    [3]刘晓东,尚希福,陈贝.人工关节置换和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J].实用医学杂志,2016(15):2529-2531.

    [4]马量,林铎,胡英彦,等.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医药,2015(09):62-63.

    [5]邵珠省.人工关节置换与髓内钉系统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对比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2015(08):75.编辑/成森, 百拇医药(宋斌)
上一页1 2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骨科 > 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