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8年第1期
编号:13203502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流行特征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月8日 医学信息 2018年第1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室中2014~2016年所进行治疗的68例人感染H7N9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

    1.2调查项目 对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禽类接触史、发病、入院、检测时间、症状体征、密切接触者进行观察,查看其结果及治愈情况。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文中的所有数据分析均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用(%)表示计数资料,以χ2检验。若本文中的所有数据比较结果显示为P<0.05,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地区分布 目前病例多数发生在浙江、上海、江苏等三个城市,有病例57例,占总发病的83.82%,其中有3例死亡,死亡率为4.41%。
, http://www.100md.com
    2.2年龄分布 年龄23~74岁,平均年龄(57.31±4.06)岁,其中≥60岁的有45例,占66.18%,≤60岁的有23例,占33.82%。

    2.3性别分布 经过有效统计,男性38例,占总人数的55.88%,女性30例,占总人数的44.12%。

    2.4职业分布 经过统计,其中离退休人员有22例,占总人数的32.36%;农民有26例,占总人数的38.24%;其他职业有20例,占总人数的29.41%。

    2.5接触禽类史情况 确定与禽类接触史的有14例,占总人数的20.59%;剩余为不确定是否有接触史的有54例,占总人数的79.41%。

    2.6按月份发病情况 3月发病21例,发病率为30.88%,4月发病47例,发病率为69.12%。发病至入院隔离时间:有33例入院时间明确,当天入院患者有11例,最长在12 d后入院。发病时间和检测时间:在进行H7N9检测中,有21例是在4 d内,47例在9 d内。症状与体征情况:呼吸道感染为早期表现,主要是以咳嗽、咽喉痛、畏冷、发热等,而随着病情的加重,还会出现呼吸紧迫综合征、病毒性肺炎症状等。
, 百拇医药
    3讨论

    3.1环境关系与地区、季节分布分析 经过相关资料显示,人感染H7N9禽流感感染病例的发生率最高主要分布在上海、江苏、浙江三省。主要因素是由于三个省市的环境气候相互连接,在生活、地貌环境上极为相似。而且,经过农业部所提供的资料显示,发现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是从野鸟中传播出来的,在全球的检测中有25株,而在泸浣苏等地方的家禽中并未发现有该病毒,这也就说明了我国H7N9亚型病毒传染的重要途径来源于候鸟迁徙。

    3.2分析年龄、性别分布特点 经过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該病毒的高发人群主要是在高年龄上,经过研究分析,对于这次疾病起着主导作用的是生活方式这一重要社会因素[3]。老年人群的早间、晚间的休闲活动方式主要是组队散步,在草地河边或者湖边等地,这样则导致容易接触到野外环境携带的病毒,致使受到感染。而从结果中看出,男性的感染率相较于女性的感染率较高,有关部门也在支持这一观点[4]。

, http://www.100md.com     3.3接触禽类史与职业的分布特点 在分析结果中可以发现,容易引发疾病的职业中居于高数的是农民、离退休人员,这也就反映了引发感染与农田活动、户外活动息息相关。另外,导致人们受到病毒感染的还有与禽类接触,因此,以上所讲均属于病毒的重要传播途径[5]。而且,经过农业部门的报道中,对于户外活动容易接触病毒这一观点也给予重要支持[6]。经过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所提出的“活禽市场是人感染主要来源地”观点有差异,经过分析,导致人感染的途径较多,而活禽市场只是其中之一。

    3.4分析发病、入院、检测时间 通过研究结果说明,随着我国相关部门对情况的报道、病毒的认识和了解,对以上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的反应、处置能力、认识水平均能够有效应对,由于警惕性高、反应快、处置得力,因此,能够快速推进有效措施、检测手段,通过卫生、农林、工商等部门与各级政府领导的共同配合、协助下,全面有效控制疫情疫变化[7]。

    3.5自然与社会因素 H7N9的引发与自然与社会因素具有一定的联系,而且气候的温度、湿度、雨水等因素都是发病季节性与地区特征性的主要表现。病毒的最佳生存场所就是沼泽地、绿化早地、潮湿农场等地方。而自然因素是由于老年人群的生活习惯、活动场所、生活周围环境等地,从而导致病毒的感染容易引发。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孙海燕,童海江,崔大伟.2013至2015年浙江地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蛋白关键位点分子特征分析[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6,9(04):330.

    [2]李宗,张勇,李熠,等.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14,37(01):25.

    [3]虞竹溪,徐颖,陈鸣,等.人感染 H7N9 禽流感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5,22(06):636.

    [4]柴程良,陈恩富,陈直平,等.浙江省6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的临床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3,34(5):443-445.

    [5]李鹏媛,徐浩,顾豪高,等.中国大陆 H7N9 禽流感病毒流行病学特征及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的分子进化[J].中山大学学报,2014,35(06):932.

    [6]陈恩富,柴程良,孙继民,等.浙江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特征与防控对策[J].中国公共卫生,2013,29(5):625-627.

    [7]晁湘琴.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对策分析[J].抗感染药学,2015,12(03):333.

    收稿日期:2017-4-10;修回日期:2017-5-31

    编辑/王海静, 百拇医药(吴华)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