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8年第2期
编号:13247330
我国弓形虫病研究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月15日 《医学信息》 2018年第2期
     摘 要:近年来,由于生命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弓形虫及弓形虫病的研究不断深入。本文将从弓形虫感染情况、致病、诊断及防治等方面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弓形虫病;感染;致病;诊断;防治

    中图分类号:R54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8.02.12

    文章编号:1006-1959(2018)02-0033-04

    Abstract:In recent years,due to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e research on Toxoplasma gondii and toxoplasmosis has been deepened.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progress of Toxoplasma gondii infection,pathogenesis,diagnosis and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 百拇医药
    Key words:Toxoplasmosis;Infection;Pathogenicity;Diagnosis;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又称弓形体病,是由刚地弓形虫所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它广泛寄生在人和动物的有核细胞内。在人体多为隐性感染;发病者临床表现复杂,其症状和体征又缺乏特异性,易造成误诊,主要侵犯眼、脑、心、肝、淋巴结等。弓形虫是孕期宫内感染导致胚胎畸形的重要病原体之一。

    1 弓形虫感染情况

    1955年,于恩庶首先从兔及猫体分离出弓形虫,1962年谢天华报道了我国第一例弓形虫病。弓形虫病是动物源性疾病,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世界五大洲各地区均有分布[1]。

    我国第二次人体重要寄生虫现状调查显示,弓形虫血清IgG阳性率为7.88%[2]。各地区和城市略有不同。沧州市人群血清抗体阳性率为6.3%[3],19~24岁和49~60岁年龄段的人群感染率高,居住农村、文化程度低、务农者的阳性率高;云南不同生态环境地区弓形虫感染状况显示,高危职业人群血清抗体阳性率:宜宾县1.59%,芒市5.88%,总阳性率3.51%;疑似病例血清抗体阳性率:宜宾县9.68%,芒市16.67%,总阳性率13.11%[4];内蒙古自治区平均血清抗体阳性率为6.39%[5],地区分布特点以半荒漠草原景观带为最高,血清抗体阳性率以75岁以上人群为最高,养猫时间>10年血清学阳性率明显高于少于10年人群,经常生食牛乳人群显著高于不生食牛乳人群;通辽地区育龄妇女弓形虫血清阳性率15.12%[6],26例阳性者流产和畸胎等异常妊娠发生率高于阴性者,妇科疾病如子宫肌瘤、宫外孕、盆腔炎、卵巢肿瘤的患病率也高于阴性者;十堰地区育龄妇女弓形虫血清抗体或循环抗原阳性率为13%,阳性组中流产、死胎、畸形发生率高于阴性组,妇科疾病如子宫肌瘤、宫外孕、盆腔炎、不孕症的患病率也显著高于阴性组,饲养宠物者高于不饲养宠物者[7]。
, 百拇医药
    各地报道人群血清抗体阳性率各不相同,弓形虫易感对象与文化程度、不良饮食习惯及从事屠宰、动物饲养、养猫狗宠物者有密切关系,而且,弓形虫病感染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8]。弓形虫感染与异常妊娠、不孕症及某些妇科疾病密切相关。因此,全国各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弓形虫病的重视,应对不同人群适时进行弓形虫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提高防范意识。

    2 弓形虫的致病作用

    2.1弓形虫的入侵和毒力因子 弓形虫感染宿主细胞经历粘附、穿入、在宿主细胞内形成纳虫空泡等过程。弓形虫含有3种分泌细胞器,即微线体、棒状体、致密颗粒。当弓形虫与宿主细胞接触,微线体蛋白最先被释放,识别并粘附于宿主细胞受体上,随后释放棒状体蛋白,参与纳虫空泡的形成,最后分泌致密颗粒蛋白进入纳虫空泡,参与纳虫空泡膜的修饰[9]。虫体在纳虫空泡内发育繁殖。微线体蛋白、棒状体蛋白、致密颗粒蛋白均不是单一成分,而是由若干种成分组成,它们相互协同,共同发挥作用。
, http://www.100md.com
    此外,弓形虫表面抗原蛋白SAG1(P30)、SAG2(P22)、SAG3(P43)也与虫体入侵和毒力相关。其中,SAG1是虫体主要的配体,与宿主细胞的葡萄糖胺相结合;与SAG2协同影响虫体的定向。SAG2和SAG3能协助SAG1,在弓形虫感染的早期,使虫体迅速入侵宿主细胞[9]。

    2.2弓形虫在宿主体内慢性感染 弓形虫侵入宿主细胞后,可通过多途径破坏转录通道信号,延迟宿主的免疫应答,促进弓形虫的感染和转移[10]。弓形虫的毒力可能与其分泌的一种类似穿孔素的蛋白有关,该蛋白可在纳虫空泡膜和宿主细胞膜上形成小孔,破坏宿主细胞并促进虫体转移。

    感染弓形虫后,机体的T淋巴细胞和其他白细胞被诱导凋亡,从而抑制宿主的抗弓形蟲免疫应答。弓形虫通过Fas依赖途径和Fas非依赖途径诱导细胞凋亡。动物实验表明,感染弓形虫小鼠的小肠派依尔淋巴结中的T细胞、B细胞的Fas表达水平增高,眼组织细胞的Fas表达水平也增高,提示Fas及其配体的相互作用在弓形虫诱导宿主细胞凋亡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体外实验表明,弓形虫感染的人树突细胞可以通过Fas非依赖途径诱导T细胞凋亡[11]。淋巴细胞的大量凋亡利于弓形虫大量增殖,导致弓形虫在不同组织中的广泛存在,可感染除红细胞外的任何有核细胞。

    相反,弓形虫为在宿主细胞内长期生存、繁殖,会阻止被感染细胞及附近未感染细胞凋亡。可通过直接干扰细胞内凋亡信号传递的直接机制,以及通过细胞因子等间接作用机制而抑制其凋亡[11]。

    对于弓形虫隐性感染对人类的危害,一直以来没有引起重视,弓形虫以包囊形式可长期存在于脑组织中,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因素之一,国外资料显示,精神病患者弓形虫的感染率一般在40%~50%,国内报道,精神病患者的弓形虫感染率为8%~22.4%[12]。, http://www.100md.com(韩梅 吴寒)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