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血尿酸水平测定及其临床意义(2)
Key words: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Uric acid;Obesity;Metabolic syndrome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在临床上常见的慢性肝病,其特征是肝脏实质细胞脂肪沉积和脂肪樣变,并且无过量饮酒史。NAFLD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在全球范围内约为20%~30%,在亚洲人群中约为5%~18%[1],而在我国NAFLD已成为损害国人健康的发病率最高的肝病[2]。NAFLD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普遍认为与代谢综合征关系密切,肥胖是发生NAFLD的直接危险因素,但是在非肥胖人群,甚至是消瘦人群中发现NAFLD的情况并不少见,因此寻找NAFLD的危险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机制十分重要。尿酸(uric acid,UA)为机体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也是代谢综合征的表现之一。尿酸与NAFLD的关系成为近期研究热点,有研究报道称[3]血尿酸水平升高是出现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将测定血尿酸水平作为预测普通人群中是否发生NAFLD的手段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同时降低血尿酸的药物可能成为NAFLD治疗的新选择。本文以在我院进行体检的人群为研究对象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6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