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8年第13期
编号:13308347
何慧琴教授从脾论治干眼经验
http://www.100md.com 2018年4月2日 《医学信息》 2018年第13期
     中图分类号:R276.7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8.13.045

    文章编号:1006-1959(2018)13-0149-02

    干眼是由于泪液的量或质或流体动力学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或)眼表损害,从而导致眼不适症状及视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1]。属于中医学“白涩症”、“神气枯瘁”、“干涩昏花症”等范畴。何慧琴教授是南京市名中医工作室专家,曾荣获第三届江苏省优秀青年中医药工作者、南京首届优秀青年中医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硕士生导师,从事眼科医教研工作30年,对干眼的诊治颇有心得,现将何教授从脾论治干眼的经验介绍如下。

    1病机

    《太平圣惠方》有云:“若悲哀内动,液道开而注下,其液枯竭则目涩痛。”认为本病当从肝心壅热论治。《证治准绳·杂病》曰:“视珠外神水干涩而不莹润……乃火郁蒸膏泽,故精液不清,而珠不滢润,汁将内竭。虽有淫泪盈珠,亦不润泽。”认为本病病机为郁热伤阴。津液在目化为泪,则为目外润泽之水;化为神水,则为眼内充养之液。临床上干眼的中医治疗以滋阴润肺、补益肝肾多见,常投以杞菊地黄丸、养阴清肺汤、一贯煎等滋阴方剂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9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