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8年第24期
编号:13295895
影像学评价骨折愈合的研究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6月18日 《医学信息》 2018年第24期
     摘 要:目前临床医生在评价骨折愈合情况时仍缺乏统一的影像学标准及金标准。患者间的个体、骨折部位以及骨折类型的差异都使骨折的影像学评估工作变得比较复杂。对骨骼的生物力学的特点及骨折愈合过程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指导骨折愈合的评估工作。标准化评分系统的研究和特定影像学标志的识别进一步明确了影像科医生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本文就骨折愈合的评分系统和影像学特征加以综述,了解现有各种评价骨折愈合技术方法的实用性、局限性以及潜在发展方向。

    关键词:影像学;骨折愈合;影像学评分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8.24.013

    文章编号:1006-1959(2018)24-0048-05
, 百拇医药
    Abstract:At present, there is still a lack of uniform imaging standard and gold standard in the evaluation of fracture healing by clinicians.Imaging evaluation of fractures is complicated by differences in individual, site and type of fracture.An in-depth study of the bio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one and the process of fracture healing is helpful to guide the evaluation of fracture healing.Further study of bone biomechanics and fracture healing is helpful to evaluate fracture healing.The study of standardized scoring system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specific imaging markers further clarify the role of imaging physicians in this process.In this paper, the scoring system and imaging features of fracture healing are reviewed, and the practicability, limitation and potential development of existing methods for evaluating fracture healing are discussed.
, 百拇医药
    Key words:Medical imaging;Fracture healing;Imaging score

    目前影像学评估骨折愈合的方法众多,出现很多影像学评分标准及影像学特征相关的研究。本文就这些关于骨折愈合的评分系统和影像学特征加以综述,以便了解目前这些评价骨折愈合技术各自的的实用性和局限性,以及该领域的新方法和潜在发展方向。

    1 骨折愈合的过程

    骨折愈合(fracture healing)是一个复杂的再生过程,这一过程除了最初的出血和炎症阶段,其余均与骨骼发育类似[1]。在骨折部位,血肿形成和炎症反应激活了各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导致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分化为软骨细胞或成骨细胞。骨折断端和髓腔内很快充满了能够形成软骨痂的软骨细胞。在骨干骨折断端的周围,骨膜的深层富含具有转化为成骨细胞能力的干细胞,可以通过膜内骨化直接成骨[2]。由于硬骨痂是由周围到中心形成的,所以骨折间隙中的软骨通过软骨内骨化转化为编织骨。待编织骨填充骨折断端间隙后,破骨细胞与成骨细胞不断循环交替工作,将编织骨转化为板层骨,并改造髓腔[3]。
, http://www.100md.com
    从生物力学角度讲,骨折的愈合意味着强度和刚度等机械性能的恢复。骨折的畸形愈合往往都能在正常的生理愈合时间内完成,但畸形愈合或导致骨的角度、长度及旋转异常。少数骨折(5%~10%)会出現延迟愈合或不愈合[1],即骨折愈合过程发生的时间明显长于该部位骨折愈合的预期时间3~6个月。骨不连分为肥大型和萎缩型。肥大型骨不连的特征是骨折端有血管,具有生物活性。而萎缩型骨不连骨折断端无血管形成,仅仅存在少量骨痂或根本无骨痂形成,骨折线仍然可见[4]。

    很多不良因素都可能破坏骨折正常的愈合过程,最终形成延迟愈合或不愈合。骨折端血供不佳可抑制骨折愈合的早期炎症和修复阶段,导致萎缩型的骨不连。这可能是局部因素造成的,如骨折的类型和部位、合并严重血管损伤、血肿的压迫、与滋养动脉的距离增加以及骨折断端骨缺损。也与患者年龄、合并症、自身条件、吸烟、酗酒和药物等全身因素有关[5]。肥大型骨不连主要与骨折愈合晚期重建阶段骨折断端的不稳定有关。骨折断端持续不稳定导致局部生长滑膜组织,形成假关节,影像学上在骨折断端可见到液体或气体的特征。感染可干扰骨折的愈合过程,约1/3的骨不连与感染有关[6]。
, 百拇医药
    2骨折愈合的评估

    临床上需要确定骨折何时愈合,以便决定患者患肢的负重状态、活动水平以及是否需要佩戴支具。虽然骨不连与临床决策密切相关,但目前文献报道中,仍缺乏统一的标准[7]。临床上判断患者骨折是否愈合通常依靠体格检查、影像学表现及患者主观感受等因素。体格检查标准通常包括患肢负重时骨折部位无疼痛,局部无压痛、叩击痛和患肢的负重能力。影像学评估主要靠X光片,通常包括:通过骨、骨痂或小梁桥接骨折;正侧位片上四个皮质中的三个皮质骨折桥接;以及骨折线影消失和骨皮质连续。患者自身对功能和疼痛水平的主观感受评估也越来越成为重要的判别因素之一。然而近来研究表明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和患者主观感受这三个方面的诊断可能不一致[8]。由于患者个体差异及文化程度不同,体格检查时触诊疼痛的体征也是非常主观且不可靠的[9]。目前,临床上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检测骨痂成熟度的方法,Yoshida T等[10]应用一种测量生物电阻抗的技术来评估骨痂的成熟度,决定何时去除骨折外固定器。, 百拇医药(刘嵬 张英剑)
1 2 3 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