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蓝墨云班课的高职《急危重症护理》教学改革研究(2)
Key words:Blue Moyun class;Higher vocational;Critical illness;Nursing teaching
信息化教学随着近年来科技技术应用的发展充分渗入到教育的诸多环节,如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资源开发、应用整合等[1]。高职院校应用信息化教学,能丰富教学内容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2]。同时,医院工作中信息化应用也日渐成熟。为适应时代需要,在高职医学教育中融入信息化教学很有必要,部分研究也证明其效果较好[3-5]。蓝墨云班课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能够即时反馈课堂内外互动的移动式教学平台[6],也是信息化教学的重要平台之一。本研究旨在调查基于蓝墨云班课的高职《急危重症护理》课程教学改革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2016级、2017级全体学生。2016级共有学生99人,其中男生1人,女生98人。2017级共有学生90人,其中男生1人,女生89人。所有学生均为中职应届毕业生入校,入校年龄均为18~19岁。将2016级学生设为对照组,2017级学生设为实验组。2016级、2017级学生《急危重症护理》课时数及单元课时分配相同,授课教师相同。
, 百拇医药
1.2方法
1.2.1对照组 教师于每次课下课前布置下次课的课前预习作业。讲授新课时,对预习内容进行提问。不定期以纸质试卷、课堂提问形式进行测验。依据教学需要,于课堂中利用上课时间进行小组讨论。教师于课堂中讲解实训操作理论知识,播放操作视频,教师示教,学生练习。学生依据课堂内各人听讲的内容,自行进行复习。
1.2.2实验组 教师于蓝墨云班课平台布置课前预习作业。通过平台查看学生是否已阅读预习作业的内容。讲授新课时,对预习内容进行提问。教师提前在蓝墨云班课平台录入每次课的随堂测验题目、答案及解析。于每次第一节课开始时在蓝墨云班课平台发布上次课相关的随堂测验。教师通过平台设定答题时间;学生合上书本,统一作答。学生提交答案后立即能查看到答题正确与否,并可根据需要查看题目解析。教师设定的答题时间结束,学生即可看到此时随堂测验班级中各人的答题时间及答题正确率,以及自己的测验排名。教师对排名前10位的同学予以经验值奖励。教师在蓝墨云班课平台发布小组讨论题目。学生在平台上依据分组,与组内成员及时讨论。教师查看各组学生讨论过程及结果,适当参與其中,依据各人表现及小组讨论结果,予以经验值奖励。讨论时间不限定,可在课后进行。教师在蓝墨云班课平台提前发布下次课的实训操作视频,嘱学生课前预习。上课时,教师讲解实训操作理论知识,本着检验课前预习的目的,随机抽取一位学生上台示范该操作。教师依据学生表现进行点评,及时纠正其不足。如有必要,则教师再进行示教。教师在蓝墨云班课平台上传核心复习内容,嘱学生进行课后复习。
, 百拇医药
1.3调查方法 ①问卷调查:对2016级、2017级学生采用自行设计的课堂教学评价表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氛围、教学效果共4个模块、14个条目;条目采用Likert五级评分标准,问卷Cronbach's alpha 系数为0.854。②半结构访谈:对2016级、2017级学生按照年级学习成绩排名,从第1名开始采用等距抽样,每隔10人抽取1人进行访谈,2016级共访谈10人,2017级共访谈9人。2016级访谈围绕“如若基于蓝墨云班课进行《急危重症护理》教学改革,你希望在教学的哪些方面进行改变?”展开。2017级访谈围绕“应用蓝墨云班课进行《急危重症护理》课程教学存在哪些优点与不足?”展开。访谈资料逐字记录,归纳合并重复信息。1.4统计学方法 所有研究数据输入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条目得分采用(x±s)描述,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学生对《急危重症护理》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得分比较 实验组在教学方法模块中“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间衔接得当”及“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条目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教学过程模块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辅导,及时解惑,学生收获较大”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课堂氛围模块中“课堂形象生动,吸引学生兴趣课堂形象生动,吸引学生兴趣”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教学效果模块中的所有条目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百拇医药
2.2访谈结果 2016级学生认为希望教师基于蓝墨云班课,在《急危重症护理》课程教学改革中及时上传复习资料、课后习题,增加电子化小组作业内容并将作业上传于平台,使用平台随机抽取学生回答问题等。2017级学生认为应用蓝墨云班课进行《急危重症护理》课程教学,提升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兴趣,觉得课堂不再枯燥,平台上习题测试排名能有效激发学习热情,利用平台进行课后师生互动更及时。但少数同学存在只点击文件而不学习文件的“刷经验值”行为。
3讨论
3.1教学改革前后《急危重症护理》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评价对比及分析 教改前后,教师始终秉承严谨认真的教风,备课充分,突出重点、难点,结合临床一线学习结果,将临床案例融入于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实操能力,强调理实一体教学。因此上述内容相关评价条目于改革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教学方法”模块中,条目“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间衔接得当”“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于教改前后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可能是因为教改结合学生手机使用普遍且喜爱使用手机的特点,充分引入蓝墨云班课平台用于教学,教学方法不仅限于课堂中教师讲授、学生听讲,而是增加了诸如课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小组讨论、课前预习操作视频等,将教学环节扩展到病房外。虽然在教改前,教师已完全使用多媒体教学,播放PPT,授课时展示必要的与教学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然而,此种多媒体教学形式已开展有一定时间,多数学生反映其从中职阶段开始就已接触此种形式,久而久之,缺少新鲜感,不认为该教学形式含有较高的信息化内容。由于蓝墨云班课平台中,教师已将习题解析提前录入,学生作答后可立即查看解析,对于错误率较高的题目教师在课堂中予以统一讲解;对于未统一讲解而学生存在疑虑的习题,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查看习题解析或在蓝墨云班课平台上对教师进行提问。这可能是“教学过程”模块中条目“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辅导,及时解惑,学生收获较大”于教改前后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原因。, http://www.100md.com(刘悦)
信息化教学随着近年来科技技术应用的发展充分渗入到教育的诸多环节,如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资源开发、应用整合等[1]。高职院校应用信息化教学,能丰富教学内容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2]。同时,医院工作中信息化应用也日渐成熟。为适应时代需要,在高职医学教育中融入信息化教学很有必要,部分研究也证明其效果较好[3-5]。蓝墨云班课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能够即时反馈课堂内外互动的移动式教学平台[6],也是信息化教学的重要平台之一。本研究旨在调查基于蓝墨云班课的高职《急危重症护理》课程教学改革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2016级、2017级全体学生。2016级共有学生99人,其中男生1人,女生98人。2017级共有学生90人,其中男生1人,女生89人。所有学生均为中职应届毕业生入校,入校年龄均为18~19岁。将2016级学生设为对照组,2017级学生设为实验组。2016级、2017级学生《急危重症护理》课时数及单元课时分配相同,授课教师相同。
, 百拇医药
1.2方法
1.2.1对照组 教师于每次课下课前布置下次课的课前预习作业。讲授新课时,对预习内容进行提问。不定期以纸质试卷、课堂提问形式进行测验。依据教学需要,于课堂中利用上课时间进行小组讨论。教师于课堂中讲解实训操作理论知识,播放操作视频,教师示教,学生练习。学生依据课堂内各人听讲的内容,自行进行复习。
1.2.2实验组 教师于蓝墨云班课平台布置课前预习作业。通过平台查看学生是否已阅读预习作业的内容。讲授新课时,对预习内容进行提问。教师提前在蓝墨云班课平台录入每次课的随堂测验题目、答案及解析。于每次第一节课开始时在蓝墨云班课平台发布上次课相关的随堂测验。教师通过平台设定答题时间;学生合上书本,统一作答。学生提交答案后立即能查看到答题正确与否,并可根据需要查看题目解析。教师设定的答题时间结束,学生即可看到此时随堂测验班级中各人的答题时间及答题正确率,以及自己的测验排名。教师对排名前10位的同学予以经验值奖励。教师在蓝墨云班课平台发布小组讨论题目。学生在平台上依据分组,与组内成员及时讨论。教师查看各组学生讨论过程及结果,适当参與其中,依据各人表现及小组讨论结果,予以经验值奖励。讨论时间不限定,可在课后进行。教师在蓝墨云班课平台提前发布下次课的实训操作视频,嘱学生课前预习。上课时,教师讲解实训操作理论知识,本着检验课前预习的目的,随机抽取一位学生上台示范该操作。教师依据学生表现进行点评,及时纠正其不足。如有必要,则教师再进行示教。教师在蓝墨云班课平台上传核心复习内容,嘱学生进行课后复习。
, 百拇医药
1.3调查方法 ①问卷调查:对2016级、2017级学生采用自行设计的课堂教学评价表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氛围、教学效果共4个模块、14个条目;条目采用Likert五级评分标准,问卷Cronbach's alpha 系数为0.854。②半结构访谈:对2016级、2017级学生按照年级学习成绩排名,从第1名开始采用等距抽样,每隔10人抽取1人进行访谈,2016级共访谈10人,2017级共访谈9人。2016级访谈围绕“如若基于蓝墨云班课进行《急危重症护理》教学改革,你希望在教学的哪些方面进行改变?”展开。2017级访谈围绕“应用蓝墨云班课进行《急危重症护理》课程教学存在哪些优点与不足?”展开。访谈资料逐字记录,归纳合并重复信息。1.4统计学方法 所有研究数据输入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条目得分采用(x±s)描述,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学生对《急危重症护理》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得分比较 实验组在教学方法模块中“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间衔接得当”及“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条目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教学过程模块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辅导,及时解惑,学生收获较大”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课堂氛围模块中“课堂形象生动,吸引学生兴趣课堂形象生动,吸引学生兴趣”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教学效果模块中的所有条目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百拇医药
2.2访谈结果 2016级学生认为希望教师基于蓝墨云班课,在《急危重症护理》课程教学改革中及时上传复习资料、课后习题,增加电子化小组作业内容并将作业上传于平台,使用平台随机抽取学生回答问题等。2017级学生认为应用蓝墨云班课进行《急危重症护理》课程教学,提升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兴趣,觉得课堂不再枯燥,平台上习题测试排名能有效激发学习热情,利用平台进行课后师生互动更及时。但少数同学存在只点击文件而不学习文件的“刷经验值”行为。
3讨论
3.1教学改革前后《急危重症护理》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评价对比及分析 教改前后,教师始终秉承严谨认真的教风,备课充分,突出重点、难点,结合临床一线学习结果,将临床案例融入于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实操能力,强调理实一体教学。因此上述内容相关评价条目于改革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教学方法”模块中,条目“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间衔接得当”“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于教改前后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可能是因为教改结合学生手机使用普遍且喜爱使用手机的特点,充分引入蓝墨云班课平台用于教学,教学方法不仅限于课堂中教师讲授、学生听讲,而是增加了诸如课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小组讨论、课前预习操作视频等,将教学环节扩展到病房外。虽然在教改前,教师已完全使用多媒体教学,播放PPT,授课时展示必要的与教学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然而,此种多媒体教学形式已开展有一定时间,多数学生反映其从中职阶段开始就已接触此种形式,久而久之,缺少新鲜感,不认为该教学形式含有较高的信息化内容。由于蓝墨云班课平台中,教师已将习题解析提前录入,学生作答后可立即查看解析,对于错误率较高的题目教师在课堂中予以统一讲解;对于未统一讲解而学生存在疑虑的习题,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查看习题解析或在蓝墨云班课平台上对教师进行提问。这可能是“教学过程”模块中条目“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辅导,及时解惑,学生收获较大”于教改前后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原因。, http://www.100md.com(刘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