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9年第9期
编号:13389879
国内丁苯肽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制的应用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3月5日 《医学信息》 2019年第9期
     1.3非支架机械取栓 随着我国临床设备以及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逐渐应用机械取栓治疗。临床研究数据显示,血管内治疗能够有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且研究结果证实机械取栓治疗具有一定安全性和有效性[9]。该种方式与单独静脉溶栓治疗相比较,血管内治疗能够降低症状性颅内出血的风险。但该种治疗方式仍存在一定不足,比如时间窗界定和研究对象筛选等问题。

    1.4单纯药物治疗 该种治疗方式与上述方式相比,单纯药物治疗不会受到时间窗的限制,故此在临床具有十分高的应用率,且具有经济、安全等优势。单纯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多种类型,比如他汀类药物治疗、抗凝治疗、抗血小板聚集、营养神经、改善循环、活血化瘀等[10,11]。在近年研究显示,双抗治疗在临床受到广泛应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能够使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明显下降,而将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进行联合治疗发病时间在21 d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其治疗效果与单用阿司匹林相比更具有优势。

    2急性期治疗

    2.1改善人体脑血流以及脑微循环 急性脑缺血易引起急性脑微循环障碍情况,从而导致人体代谢失调情况,通过采用丁苯酞(n-butylphthalide,NBP)治疗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6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