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9年第13期
编号:13385453
临床技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4月2日 《医学信息》 2019年第13期
     2.2教学项目生动形象 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临床技能教学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其根本落脚点在于为医学生服务,因此实验项目必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以深刻印象。基于这一要求,教学项目的设计开发必须生动形象,设计严谨,在构建虚拟环境时要尽可能的接近于临床场景,这样学生才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构建虚拟病人时要能够最大限度的模拟临床患者的真实反应,在学生处置正确时,病人能够出现好转迹象,在处置不当时,病人病情出现恶化甚至死亡,真正的让医学体会到医疗水平的高低直接关乎于患者的生命,从而认识到认真学习基础知识,熟练掌握临床技能,不断培养临床思维的重要性。

    2.3教学内容丰富 虚拟仿真教学项目的开发是虚拟仿真资源建设的核心,项目的设计制作要注重校企合作,依靠企业的计算机技术实现虚拟与现实的对接。要注重校校合作,以资源共享的方式丰富虚拟仿真教学内容,优化资源配置,避免重复建设。要重视结合科研,将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转化,并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虚拟仿真教学内容的建设可以分为基础类训练项目、专业类训练项目、思维类训练项目、综合类训练项目等,并将虚拟仿真标准化病人及虚拟仿真多站式考核中心作为建设内容,从而最大限度的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资源。

    2.4建立虚拟仿真标准化病人系统 标准化病人是指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够模拟病人临床表现的正常人或病人,应用于医学院校的教学和考核中更接近于临床,能够锻炼学生或评估学生的临床能力。目前,标准化病人在发达国家已经比较普遍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8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