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研究进展(2)
2病因对于AEG的致病因素和发病机制,80%以上的Ⅰ型AEG在胃镜或术后标本上都能发现特异性肠上皮化生,即鳞状上皮向柱状上皮的转化。并且Ⅰ型AEG患者较Ⅱ、Ⅲ型多伴有肥胖情况、食管裂孔疝和长期的胃食管返流性疾病史。其原因可能是肥胖人群的腹内压升高,导致胃食管反流增加,从而促进贲门部位的肠上皮化生及Barrett's食管的发生[16]。而Barrett's食管又可以进一步发展成上皮内瘤变,从而引起癌变。因此,Barrett's食管通常被人们视为是Ⅰ型AEG的癌前病变。另一方面,Vicari JJ等研究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合并Barrett's食管的AEG患者中,存在Hp感染的情况更少[17,18]。这可能是由于Hp感染后,毒性更强的微生物引起胃炎和次氯酸,改变了肿瘤所在的细胞微环境,从而减少了Barrett's食管的发生风险。与此相反,Ⅲ型AEG表现为非贲门型胃癌的特点,其病因与胃粘膜病变有关,如肠化生、弥漫性改变、萎缩性胃炎等[10],常伴有Hp的感染。而Ⅱ型AEG则表现为二者交界性的流行病学和组织学特征。在日韩等远东国家,Ⅱ型AEG患者大多存在胃食管反流现象。所以可以推测,反流-化生-非典型增生-癌症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7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