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9年第13期
编号:13385485
40岁以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双心护理的临床效果(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4月2日 《医学信息》 2019年第13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天津市静海区医院心内科住院行急诊PCI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依照200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病学会提出的《急性心肌梗死判定标准》为患者予以确诊。所有患者必须满足判定标准中的两条以上,即为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①存在缺血性胸痛的临床病史;②心电图的动态改变;③血清心肌标志物浓度存在动态改变。实验组男32例,女3例,年龄25~40岁,平均年龄(32.30±0.81)岁;对照组男30例,女5例,年龄24~40岁,平均年龄(33.60±0.43)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包括监测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路,保证抢救药品的顺利输入,床旁备除颤器;协助患者做好生活护理,保持大便通畅。实验组给予双心护理。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制定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诊断和治疗指南》[3]强调,STEMI诊治原则必须贯彻“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应在症状出现12 h内接受针对梗死血管的直接PCI治疗,并使D2B时间<90 min。直接PCI时,应常规行支架置入术,包括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及健康教育,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及出院后延续性护理,具体如下。

    1.2.1围手术期护理及健康教育 PCI前责任护士向患者讲解AMI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2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