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9年第20期
编号:13422954
蛋白质组学在慢性乙型肝炎常见中医证型中的研究(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5月21日 《医学信息》 2019年第20期
     陈文莉等[24]通过对差异蛋白质点进行质谱鉴定,共发现7个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包括免疫相关蛋白,炎症蛋白以及脂类代谢相关蛋白,验证了CHB肝郁脾虚证和湿热中阻证间存在多个差异表达蛋白,提示不同的蛋白质表达谱可能是同病异证的分子基础,各证型中免疫球蛋白J链(IGJ)表达均有升高,其中肝郁脾虚证IGJ表达量比湿热中阻证中的高,湿热中阻证中表达异常的蛋白质主要属于急性时相和脂类代谢有关的蛋白质,临床表现湿热越重,肝功能损害越重,故反应急性时相的蛋白质如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蛋白酶在湿热中阻中较正常人表达明显升高。载脂蛋白(APO-A1、APO-C2和APO-C3)在CHB各证型组与正常人对照组相比有明显下降,可能与肝细胞损伤后影响载脂蛋白生理合成有关。

    蛋白质组学在证候差异上具有鲜明特点,分析证候间的差异蛋白与CHB免疫状态下的不同特点,可进一步与中医理论相结合,建立“证蛋白质表达谱”。冯培民[25]运用差异蛋白组学方法将CHB的肝胆湿热、肝郁脾虚、脾胃湿热证型与健康人对比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86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