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2017
编号:13844398
脑小血管病影像特征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4月30日 《医学信息》 202017
     1.3血管起源的WMH 描述WMH的术语最常见的便是脑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脑白质疏松来源于希腊语,其中“leuko-”代表“白色”,“araios”代表疏松。其特征性病理改变主要是髓鞘的脱失。CSVD相关的白质疏松首先出现在深部白质和侧脑室旁,但皮层下弓状纤维不受累,利用病變概率图也证实了这种分布形式。深部白质病变形状可呈点片状或大片状,病灶边界大都不清晰,不规则。与侧脑室直接相邻的病变形状也不同于深部白质,而是沿着侧脑室走行,通常在侧脑室旁形成相当清晰的边界。其在MRI上影像学特征为T2高信号,T1等或低信号。值得注意的是,有时灰质和脑干高信号也会出现,但这并不能归入WMH[3]。侧脑室旁和深部白质病变是否有同样的病因及临床表现仍有争议,引申出的问题是侧脑室旁及深部白质疏松是否应分别评估目前尚无一致结论。

    1.4 EPVS 当动脉和小动脉穿通大脑时,充满脑脊液的脑膜层不同程度的与之伴行,称为PVS。绝大多数间隙在影像上不可见,除外一些巨大的称为EPVS。EPVS的出现通常伴随穿通动脉或滋养动脉,多位于基底核下1/3,并可散在分布于小脑[4],在MRI上的信号强度与脑脊液相似,与腔隙不同的是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2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