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保肝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2)
1.3降酶保肝类药物 此类代表药物为联苯双酯、双环醇。联苯双酯是合成五味子丙素的中间产物,药理作用研究显示该药主要有降低血清ALT水平、减轻多种致病因子引起的肝损伤程度、抗氧化、保护肝细胞生物膜结构、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13]。但临床中联苯双酯用于治疗慢性肝炎和药物性肝损伤(如抗结核药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等),会出现停药反跳现象,且有引起肝损害加重的报道[14]。双环醇是联苯结构衍生物,多项研究证实双环醇可抑制肝损伤后诱导的炎症因子的表达,抑制一氧化氮和氧自由基的合成,减轻炎症,稳定肝细胞膜,改善免疫功能,对化学性、脂肪性肝损伤及肝纤维化等具有抗炎保肝的作用;临床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以及防治药物性肝损伤中有显著疗效[15]。1.4基础代谢类药物 该类药物包括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辅酶A、辅酶Q10、肌苷、门冬氨酸鸟氨酸、前列地尔等,通过影响肝细胞的能量代谢过程,从而发挥保护肝细胞的作用。研究报道[16],将门冬氨酸钾镁也归为基础代谢类药物,认为其可参与三羧酸循环与鸟氨酸循环,促进细胞代谢,可降低血氨和二氧化碳含量,对肝脏有保护作用,可用于急慢性肝病的治疗。但2012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50期)》中明确提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2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