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2)
2溶栓药物第1代溶栓药物以链激酶(SK)和尿激酶(UK)为代表的非选择性纤溶酶原激活剂,通过激活血栓内无活性的纤溶酶原从而使纤维蛋白原溶解,但由于选择性差极易产生全身高纤溶状态,目前在临床已很少使用。第2代溶栓药物以阿替普酶(rtPA)为代表的选择性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其本质是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14],可选择性的与血栓表面的纤维蛋白原结合,活化纤溶酶原,并在局部溶解血栓,避免了全身高纤溶血症,是唯一获得FDA批准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的药物。第3代溶栓药物以替奈普酶、去氨普酶为代表的新型溶栓药物。替奈普酶是第一批rtPA的半合成和替代药物之一,具有更长的半衰期和对纤维蛋白更高的亲和力。目前至少有一项研究证明了与IV-tPA相比,血管再通的成功率提高,最终临床结果良好,且并发出血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然而,一项正在进行的关于替奈普酶的随机对照试验,即NOR-TEST(挪威替奈普酶中风试验)研究发现,给予0.4 mg/kg替奈普酶和0.9 mg/kg阿替普酶的干预,两组患者的主要终点和次要终点均无明显差异;在安全性方面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9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