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2017
编号:13844342
江门地区学龄前儿童运动体质调查(4)
http://www.100md.com 2020年4月30日 《医学信息》 202017
     [2]杨阳,宋祖玲,刘璐,等.成都市3~6岁学龄前儿童运动素质指标分析[J].中国校医,2018,32(11):839-841.

    [3]马思远.我国中小学生体质下降及其社会成因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5-10.

    [4]张子龙,马军,付连国,等.中国2010年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3,32(2):142-146.

    [5]全海英,张玉婷.对《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幼儿部分的几点质疑[J].体育学刊,2016,23(3):89-93.

    [6]马宇飞,张莹.上海市3~6岁学龄前幼儿体质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6):4283-4286.

    [7]刘晓田,李玉倩,张路宁.农村老年人群代谢性危险因素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4(9):812-815.

    [8]国家体育总局国民体质监测中心.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手册[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20-25.

    [9]李辉,季成叶,宗心南.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体块指数的生长曲线[J].中华儿科杂志,2009,47(7):493-498.

    [10]全明辉,陈佩杰,何晓龙.上海市3~6岁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率调查—基于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4,33(11):1047-1053.

    [11]首都儿科研究所,九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协作组.2016年中国九城市七岁以下儿童单纯性肥胖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儿科杂志,2018,10(1):745-752.

    [12]孟杰,籍晓蕾,尚晓瑞,等.北京市3-6岁集体儿童体质状况及发展趋势[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2):220-224.

    [13]李春艷,刘丹松,封飞虎.儿童青少年的体育活动和体质水平与其肥胖风险的流行病学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1):192-195.

    [14]国家体育总局.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报告[M].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61-81.

    [15]陈星,宋媛,叶侃.苏州市3~6岁儿童体质健康现状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8,26(9):1017-1020.

    收稿日期:2020-03-29;修回日期:2020-04-24

    编辑/肖婷婷, http://www.100md.com(王松柏 孟伟 郑松)
上一页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