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知识窗》 > 2003年第7期
编号:11609199
“性格药丸”想变就变
http://www.100md.com 2003年7月1日 《知识窗》 2003年第7期
     你能想像有一天药店里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吗?“小姐,您好我想要让人变得坚强一点的药。”

    不久的将来,这也许能成为现实——

    面对无能为力的事情,人们常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性格决定命运。如果有一天,人们能够用药物改变人性,改变自己的心灵,是否能够说,人类已经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了?

    ■每一个扭曲的思维,都有一个扭曲的分子

    西方早期的一位医学家希波克拉底说道:“人应当认识到,只有脑子才能让我们得到快乐、愉悦、戏谑,同样的,得到悲伤、痛苦和泪水……”这位活在公元460年前的医生已经认识到,脑是精神的家园。

    由于生物学的飞速发展,目前人们对基因、转基因、DNA有了深入的了解。相比之下,人们对感受快乐、悲伤、幸福的大脑精神活动却了解得太少。人们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感情认知能力只是神经元的复杂集合吗,还是所谓的灵魂真的存在?
, 百拇医药
    对脑科学的研究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人类的精神健康研究,按今天的统计,真正意义上的“精神病人”只占人群的2%。但是越来越多的现代人产生了这样那样的焦虑症和心理疾病,以至于有关专家预测在21世纪,心理医生将成为十大热门职业之一。

    人类希望了解到诸如坚强、乐观等良好的品质究竟由什么决定。如果在终身的心理健康和财富之间可以选择,相信所有父母都会为自己的孩子选择前者。

    从20世纪50年代开发出治疗精神病的药物开始,科学界就开始了一场广泛而持续的争论:究竟心理性的疾病是由外界环境和生活经历引发的,还是脑本身作为人体器官的病变反应。

    一方面弗洛伊德和他的追随者们相信,思维是无限复杂的,不可能通过对脑结构和化学成分的分析而理解。他们认为,打开精神病奥秘的钥匙是深入研究精神本身,通过梦的解析和长期的精神分析提示潜意识的暗流。弗氏的学说主要针对歇斯底里和其他神经官能症,对于严重的精神障碍——比如精神分裂和躁郁症,他认为分析法是无效的。
, 百拇医药
    而神经学家,则持另一种观点,他们认为“每一个扭曲的思维,都有个扭曲的分子”。此观念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占上风,但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对脑部结构认识非常模糊的情况下,这些神经学家采用了在今天看来是非常野蛮的治疗:电击、脑白质切断术、胰岛素昏迷法。

    今天,人们认为争论已接近尾声,大多数神经学家同意精神病有重要的生物学基础,常可用药物修复,但心理治疗也有效,可作为辅助手段。这种药物和谈话疗法的配合,叫精神生物学,在今天的精神学中占主流地位。

    ■药物使人失去一些重要的东西

    目前在西方因医疗费用的原因,心理医生已经抛弃长时间与病人谈话的治疗方式,因为那样所需费用太大,而代之以简单的药物治疗。这样一来,平均十分钟就能看完一个病人,而替病人支付药费的保险公司也节省了大笔医疗费用。这种对精神药物的滥用已经引起了精神分析学家们的严重抗议。
, http://www.100md.com
    精神病学家的反驳却更为惊人,代表人物克莱莫谈到,过去他认为个性是在生活过程中逐渐获得的。但在观察服用了“百忧解”的病人后,他惊奇地发现药物看起来“给胆怯者带来了自信,让敏感的人变成豪放,而内向的人获得了商人才有的技巧”。也就是说,许多消极的性格特征受到了药物的深刻影响。这意味着某些人天生的“不快乐、害羞、懒惰”等个性是可以通过药物来改变的。

    很多人反对运用这些效果显著的精神药物去对付这些小小的问题,因为这些处方药其实是精神的类固醇,带来的是人为的生活提高,这种服用“兴奋剂”的做法是不道德的。

    很多人认为,药物能使人们正在失去一些重要的东西——丢失了对人类问题的根源的清晰认识,放弃了将病人作为独立个体的深入理解。极端的反药物代表彼得·布莱金一生致力于对精神病的生物学模式的批评。他认为精神主要受环境而不是生物遗传的影响,人们在热情拥护以吃药这种快餐方式解决精神问题的同时,也失去了医生和病人的长期联系。
, 百拇医药
    ■天才与疯狂之间的选择

    不管争论如何,近几年来的研究表明,通过药物或基因等科学手段改变人们的大脑看来不是天方夜谭。两年前,聪明老鼠“道奇”的出现是进展缓慢的脑功能研究的重大突破。在加入一个额外的基因NR2R后,6项行为学指标均表明“道奇”比普通鼠优异,尤其在学习和记忆方面大大超过普通鼠。

    但最新研究发现,转基因鼠变聪明后麻烦也接踵而至。它们对长期慢性疼痛变得十分敏感,这对急于想利用转基因办法变得更聪明些的人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小鼠看似生活惬意,但实际的生活状态只有它自己才能体会。除非它能开口说话,人们才能了解小鼠变聪明后的快乐与烦恼;如果能够选择,也许它宁愿是一只普通的小鼠。

    在生物的天性面前,科学的发展也许是一把双刃剑。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就提出过一个问题:为什么哲学、诗歌、艺术领域的杰出人才多是忧郁所致的人?今天的研究已经显示在天才与疯狂之间的关系。在著名的艺术家中患抑郁症和狂躁症的人比普通人群高甚至30倍。科学家认为,正是因为处于长期的精神病痛中,他们比常人有更多的情感体验,在疾病发作期,会产生如潮般的能量爆发。著名作曲家舒曼在1840年一年内写了24首曲子,相当于他以前写作的总和,这一整年他都处于狂躁发作期。此后几年,他渐渐写不出作品并企图自杀。到1849年,他的狂躁症再次发作,那年,他一下子成功写作了27部作品。此后又陷入了忧郁症,并企图自杀。1856年,他在精神病院里绝食自杀。

    这就是精神病学家面对天才的困境:不治疗将会导致自杀,而治疗将会抹杀天才。

    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宁死也不肯改变自己的身体,他们大概绝想不到现代人会做出从肉体到心灵全面改变的“大逆不道”的事情。如果药物或医学手段能让人们心灵变得更加完美,这种非自然的改变究竟是人类的进步还是违背了适者生存的天性?

    试想某一天,我们周围人人都是个性完美的人,将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没有疯狂的梵高和忧郁的诗人,这个世界多么无聊。科学会找到两全其美的办法吗?, http://www.100md.com(朔 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