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知识窗》 > 2012年第6期
编号:12743218
历史名流中的“高考移民”
http://www.100md.com 2012年6月1日 知识窗 2012年第6期
     在高考中,部分考生利用各地存在的高考分数线的差异及录取率的高低,通过转学或迁移户口等办法到高考分数线相对较低、录取率较高的地区应考,这被称为“高考移民”。

    其实在科举盛行的古代,早就有“高考移民”一说。而且,你会从这些“高考移民”中,找到“熟人”呢!

    靠“高考移民”出头的大诗人

    在古代的高考移民中,大名鼎鼎的诗人白居易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读《白居易年谱》,你就能瞧出一点小猫腻:白居易祖籍山西,生在河南,户口则属于陕西省渭南县下邦镇。他要参加科举考试,应该去陕西渭南才对。但他乡试那年没去渭南,而是去了安徽宣城报考。这在唐朝可是违法行为,因为唐朝法律规定,所有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必须在其户口所在地报考。白居易之所以去安徽报考,就是因为当时安徽的录取率比较高。

, http://www.100md.com     要知道唐朝科考跟现在高考一样,各地录取率高低不等,有的地方考生多、录取少,自然竞争激烈;有的地方则考生少、录取多,轻轻松松就能考中。

    大诗人王维也是如此,他本应在籍贯地蒲州(今山西永济市西)考试,但王维善弹琵琶曲,博得了某公主的欢心,在其干预下,王维在京兆府应试。柳宗元在《送辛生下第序略》中说过:“京兆尹岁贡秀才,常与百郡相抗。”意思就是首都地区录取率非常高。一个长安城取中的人数竟然跟一个大省取中的人数差不多。

    不光唐朝,两宋和明清也是如此。北宋时,江南考生多而录取少,很难考中;北方考生少而录取多,容易考中。明清时,内地考生多而录取少,很难考中;边疆考生少而录取多,容易考中。

    宋朝文坛大腕欧阳修曾经给皇帝写信说:“东南州军进士取解者,二三千人处只解二三十人,是百入取一人。西北州军取解至多处不过百人,而所解至十余人,是十人取一人。”录取率低的省份100:1,录取率高的省份10:1,地域差别如此之大,自然让考生们眼红,纷纷玩起了“高考移民”的小把戏。清末状元实业家背后的猫腻。
, 百拇医药
    “高考移民”未必是真的移民,很多考生只是弄一假户口罢了,这种为了取巧投机,假冒他省之籍投考者,称之冒籍。这招儿在过去风险不小,因为古代考生必须互相做报,一个考生犯了事儿,其他考生也跟着倒霉。为了自身安全起见,大伙检举揭发的积极性都非常高,很容易把你冒籍的事儿给捅出来。

    但是,无论多么严格的制度,总会有几条“大鱼”漏网。像我国近代的实业家、政治家、清末状元张謇,在参加童生试时,就是冒籍考中的。

    张謇是江苏省海门县常乐镇人。那时海门属于通州。由于其世代务农,祖上没有参加科考之人,便在其老师宋璞斋的建议下,认一如皋人为祖父。更名张育才。同治七年,他在如皋参加科举考试,并顺利通过童生试中的县试、州试,并且在最后院试时名列前茅,获得秀才称号。

    本来,考中秀才是一件很高兴的事。谁知道,他冒认的祖父是一个抽大烟的破落户,为人阴险狡诈,借机向张家勒索财物。在遭到张謇的拒绝后,“祖父”竟向官府告发张謇不孝。同治十年四月。张謇听说官府要拘押他,连夜冒雨潜逃了。

    最后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张謇主动请求革黜秀才身份,让其回通州原籍考试。他的这种做法得到了一些正直官员的支持,最后经礼部核准,同治十二年,张謇被划归通州本籍秀才。光绪十一年,张謇中顺天乡试,成为举人。光绪二十午,慈禧太后六十大寿,举行恩科会试,张謇得中状元。

    冒籍的类型和冒籍的案件多种多样,但不管哪种类型,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通过冒籍这种方式能够金榜题名,这样一来,必然给冒籍地的士子们造成不公。, 百拇医药(刘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