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第一奖长啥样
2013年,举世瞩目的诺贝尔奖已尘埃落定。除后来追加的经济学奖外,传统的诺贝尔奖一共有五项,包括了文学奖、和平奖和三项科学奖,后者分别是生理学和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其中,科学奖离政治最远,被誉为科学界的第一奖,每次的获奖者都可谓众望所归,这次也不例外。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扒一扒2013年的科学奖。
小“泡泡”大作用
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颁发给了美国的詹姆斯·E·罗斯曼、兰迪·W·谢克曼和德国的托马斯·C·苏德霍夫,因为他们发现了细胞“吹泡泡”的重要作用。
没错,如果在电子显微镜下,你能看到一个个定格在“吹泡泡”瞬间的细胞们,而这些“泡泡”对细胞们来讲,意义重大,它们吃喝拉撒全靠这些“泡泡”了。这些“泡泡”被称为囊泡或者膜泡,它们表面覆盖着薄薄的一层膜,物质就是通过囊泡从一个细胞被“打包邮寄”到另一个细胞的。
但事情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复杂一些,细胞要知道何时释放出囊泡,更要让囊泡到达目的地,而且这种运输还不仅限于细胞之间,甚至在细胞内也能够发生。细胞内部被很多类似细胞膜的膜结构分割成不同的功能区域,这些功能区域之间也可以通过囊泡进行“包裹邮寄”。谢克曼发现,细胞中某些蛋白质能够引导囊泡运输,他通过改变这些蛋白质,成功地将囊泡运送到了不同的区域。罗斯曼则更进一步地发现原来这些蛋白质是镶嵌在囊泡表面的,它们能够和目标区域膜上的蛋白质进行互补,当囊泡运动到那里的时候,就像握手一样,来自两个膜的蛋白质紧紧“抓”在一起。如果双方不匹配,就“手滑了”,不会发生结合。接下来,就在双方结合的蛋白质的作用下,“邮包”被接收了。
细胞还可以把物质“打包”,但并不会把整个包裹丢出去,而是像抖袋子一样把里面的东西丢到细胞外去,至于“袋子”则还在细胞手里。这被称为“胞吐”,我们也可以取个更大众化的名字,那就是分泌。苏德霍夫便是从神经细胞入手,研究了这个过程:当上一个神经细胞兴奋的时候,它会想办法去刺激下一个神经细胞,通过胞吐的方法释放出物质,引起下一个神经细胞的兴奋或抑制。细胞还可以用类似的“袋子”将外面的东西“兜”进来形成囊泡,如人体的免疫细胞可以用这种方法吞噬病菌,然后在体内消化掉它们,再以胞吐的方式将残渣排出。
至此,我们可以构建出一幅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景象:细胞通过胞吞从体液中获取物质,然后通过胞吐把物质排放到体液中,而在细胞内,囊泡也在传递着各种物质——这便是生物体中最重要的物质运输景象之一。
当试管的计算机
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美国科学家马丁·卡普拉斯、迈克尔·莱维特和亚利耶·瓦谢尔,因为他们用计算机揭开了化学反应的奥秘,把计算机当成了反应的试管。
这一成果解决了困扰化学家多年的难题,因为化学反应是非常微观的变化,一支试管中的反应可能在千分之一秒内完成,化学家想要捕捉到反应的过程非常困难,所以很多时候要靠计算。
但是这真的很难计算,特别是在面对着由数以万计的原子构成的大分子时,其工作量是不可想象的。就在化学家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卡普拉斯等科学家则开始把目光锁定在计算机上。计算机拥有远超人类大脑的计算能力,如果用它来描述分子的结构和预测反应结果,会不会更容易呢?
但是即使是计算机,也无法监控和分析大分子的每一个部分,这时候,他们采取了一种折中的创新方法——用粗略的模型来描述分子的绝大部分,而用细致的模型来分析分子的反应活性中心,从而来模拟和预测化学反应。他们把注意力转向生物体内主要的催化物质——酶上面。酶是重要的化合物,因其能够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作用广泛,如洗衣粉中普遍添加了酶类物质以加快污渍的分解速度。1976年,第一个酶反应的计算机模型诞生了。这个程序是革命性的,因为它适用于任何种类的分子,帮助各种分子甚至是超级分子建模。他们还进一步节省了计算工作量,让计算机“无视”部分结构,使计算的功能更为强大。
现在,科学家已能借助计算机模拟极为复杂的化学反应,一点一点关注反应发生的过程。这无疑是化学界的革命。通过该模型,还可以设计分子实验。比如我们可以移动一些原子的位置,验证酶的“工作效率”,重新设计酶,将其优化。再比如,在模拟药物的作用机理时,电脑可直接对与药物相互作用的分子结构执行计算,精确分析出药物发生作用的全过程,全面评估药物造成的影响。
前进的脚步不止于此,莱维特描述过他的梦想之一:在计算机里制造一个由虚拟分子构成的生命。这是一个诱人的想法,至于能够走多远,带给我们的认知有多深,则要由时间来决定。
触摸“上帝粒子”
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比利时的弗朗索瓦·恩格勒和英国的彼得·希格斯,因为他们从理论上预言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人类找到了“上帝粒子”。
我们一直在思考世界是怎样形成的,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引力、电磁力、弱相互作用力和强相互作用力构成了世界的基本力。我们也将物质分割到目前已知的最小状态,称为“基本粒子”,但并非所有的基本粒子都拥有质量,那构成我们身体的质量是如何产生的呢?
希格斯等人预言,存在一种玻色子,也是一种基本粒子,能够使一些基本粒子拥有质量,被后人称为“希格斯玻色子”。按照他们的推测,宇宙在爆炸中诞生,初成之时,所有的粒子都以光速在空间中运动,包括希格斯玻色子。之后,随着宇宙的冷却,希格斯玻色子冻结形成了均匀的结构,它们阻碍了一些粒子的运动,使这些粒子减速,然后具备了质量,而光子等粒子则不受影响。
这个说法显然会让很多人感觉云里雾里,英国官方甚至为此征集可以让政客们看得懂的比喻,于是有了这样的说法:政客们均匀地分布在一间屋子里面,当一个普通人经过时,没人关注他,他没有任何阻力地通过了屋子,可当首相到来时,这些政客们则会因为各种原因围拢过来,聚集在首相周围,使首相不得不停下来……
慢下来的粒子开始组合在一起,形成中子、质子直至原子和我们所熟知的物体。如果将空间中的希格斯玻色子撤除,我们身上的电子等粒子就立刻会以光速飞出,原子解体——这显然不是我们想看到的场面。于是,希格斯玻色子以维持物质世界稳定的作用而被称为“上帝的粒子”。
2013年,我们终于证实了这种粒子的存在,它的发现是科学的一大进步,关于世界的基本假说得以证实,一个新的科学纪元由此展开。 (冉浩)
小“泡泡”大作用
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颁发给了美国的詹姆斯·E·罗斯曼、兰迪·W·谢克曼和德国的托马斯·C·苏德霍夫,因为他们发现了细胞“吹泡泡”的重要作用。
没错,如果在电子显微镜下,你能看到一个个定格在“吹泡泡”瞬间的细胞们,而这些“泡泡”对细胞们来讲,意义重大,它们吃喝拉撒全靠这些“泡泡”了。这些“泡泡”被称为囊泡或者膜泡,它们表面覆盖着薄薄的一层膜,物质就是通过囊泡从一个细胞被“打包邮寄”到另一个细胞的。
但事情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复杂一些,细胞要知道何时释放出囊泡,更要让囊泡到达目的地,而且这种运输还不仅限于细胞之间,甚至在细胞内也能够发生。细胞内部被很多类似细胞膜的膜结构分割成不同的功能区域,这些功能区域之间也可以通过囊泡进行“包裹邮寄”。谢克曼发现,细胞中某些蛋白质能够引导囊泡运输,他通过改变这些蛋白质,成功地将囊泡运送到了不同的区域。罗斯曼则更进一步地发现原来这些蛋白质是镶嵌在囊泡表面的,它们能够和目标区域膜上的蛋白质进行互补,当囊泡运动到那里的时候,就像握手一样,来自两个膜的蛋白质紧紧“抓”在一起。如果双方不匹配,就“手滑了”,不会发生结合。接下来,就在双方结合的蛋白质的作用下,“邮包”被接收了。
细胞还可以把物质“打包”,但并不会把整个包裹丢出去,而是像抖袋子一样把里面的东西丢到细胞外去,至于“袋子”则还在细胞手里。这被称为“胞吐”,我们也可以取个更大众化的名字,那就是分泌。苏德霍夫便是从神经细胞入手,研究了这个过程:当上一个神经细胞兴奋的时候,它会想办法去刺激下一个神经细胞,通过胞吐的方法释放出物质,引起下一个神经细胞的兴奋或抑制。细胞还可以用类似的“袋子”将外面的东西“兜”进来形成囊泡,如人体的免疫细胞可以用这种方法吞噬病菌,然后在体内消化掉它们,再以胞吐的方式将残渣排出。
至此,我们可以构建出一幅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景象:细胞通过胞吞从体液中获取物质,然后通过胞吐把物质排放到体液中,而在细胞内,囊泡也在传递着各种物质——这便是生物体中最重要的物质运输景象之一。
当试管的计算机
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美国科学家马丁·卡普拉斯、迈克尔·莱维特和亚利耶·瓦谢尔,因为他们用计算机揭开了化学反应的奥秘,把计算机当成了反应的试管。
这一成果解决了困扰化学家多年的难题,因为化学反应是非常微观的变化,一支试管中的反应可能在千分之一秒内完成,化学家想要捕捉到反应的过程非常困难,所以很多时候要靠计算。
但是这真的很难计算,特别是在面对着由数以万计的原子构成的大分子时,其工作量是不可想象的。就在化学家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卡普拉斯等科学家则开始把目光锁定在计算机上。计算机拥有远超人类大脑的计算能力,如果用它来描述分子的结构和预测反应结果,会不会更容易呢?
但是即使是计算机,也无法监控和分析大分子的每一个部分,这时候,他们采取了一种折中的创新方法——用粗略的模型来描述分子的绝大部分,而用细致的模型来分析分子的反应活性中心,从而来模拟和预测化学反应。他们把注意力转向生物体内主要的催化物质——酶上面。酶是重要的化合物,因其能够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作用广泛,如洗衣粉中普遍添加了酶类物质以加快污渍的分解速度。1976年,第一个酶反应的计算机模型诞生了。这个程序是革命性的,因为它适用于任何种类的分子,帮助各种分子甚至是超级分子建模。他们还进一步节省了计算工作量,让计算机“无视”部分结构,使计算的功能更为强大。
现在,科学家已能借助计算机模拟极为复杂的化学反应,一点一点关注反应发生的过程。这无疑是化学界的革命。通过该模型,还可以设计分子实验。比如我们可以移动一些原子的位置,验证酶的“工作效率”,重新设计酶,将其优化。再比如,在模拟药物的作用机理时,电脑可直接对与药物相互作用的分子结构执行计算,精确分析出药物发生作用的全过程,全面评估药物造成的影响。
前进的脚步不止于此,莱维特描述过他的梦想之一:在计算机里制造一个由虚拟分子构成的生命。这是一个诱人的想法,至于能够走多远,带给我们的认知有多深,则要由时间来决定。
触摸“上帝粒子”
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比利时的弗朗索瓦·恩格勒和英国的彼得·希格斯,因为他们从理论上预言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人类找到了“上帝粒子”。
我们一直在思考世界是怎样形成的,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引力、电磁力、弱相互作用力和强相互作用力构成了世界的基本力。我们也将物质分割到目前已知的最小状态,称为“基本粒子”,但并非所有的基本粒子都拥有质量,那构成我们身体的质量是如何产生的呢?
希格斯等人预言,存在一种玻色子,也是一种基本粒子,能够使一些基本粒子拥有质量,被后人称为“希格斯玻色子”。按照他们的推测,宇宙在爆炸中诞生,初成之时,所有的粒子都以光速在空间中运动,包括希格斯玻色子。之后,随着宇宙的冷却,希格斯玻色子冻结形成了均匀的结构,它们阻碍了一些粒子的运动,使这些粒子减速,然后具备了质量,而光子等粒子则不受影响。
这个说法显然会让很多人感觉云里雾里,英国官方甚至为此征集可以让政客们看得懂的比喻,于是有了这样的说法:政客们均匀地分布在一间屋子里面,当一个普通人经过时,没人关注他,他没有任何阻力地通过了屋子,可当首相到来时,这些政客们则会因为各种原因围拢过来,聚集在首相周围,使首相不得不停下来……
慢下来的粒子开始组合在一起,形成中子、质子直至原子和我们所熟知的物体。如果将空间中的希格斯玻色子撤除,我们身上的电子等粒子就立刻会以光速飞出,原子解体——这显然不是我们想看到的场面。于是,希格斯玻色子以维持物质世界稳定的作用而被称为“上帝的粒子”。
2013年,我们终于证实了这种粒子的存在,它的发现是科学的一大进步,关于世界的基本假说得以证实,一个新的科学纪元由此展开。 (冉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