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知识窗》 > 2014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3140002
用大数据为电影“算”未来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1日 《知识窗》2014年第2期
     “电影上映是选择圣诞档期还是新年档期?”

    “这片子范冰冰和杨幂,哪个当主角更赚钱?”

    “我们马上上映的这部电影,大概能拿到多少票房?”……

    这些“求卦”式的问题在“80后”潮男刘晗眼里都“不叫个事儿”,他只需要从团队的技术人员那儿拿到数据报告,就可以给出“神一般”的答案来。能够给电影“算命”的他有着怎样的“神器”呢?

    2004年,计算机专业留学毕业后,刘晗在英国从事酒店管理工作。他发现通过分析客人年龄层、桌布颜色、果汁类型,可以总结出一些影响酒店入住率的规律,这让刘晗注意到数据分析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商机。

    回国后,在多个大公司进行数据分析的他发现,新技术应用领域的尝试在大公司里推进速度太慢。为了让“大数据”发挥更大的作用,刘晗决定辞职创业。尝试过旅游、医疗等领域后,刘晗最终把目光定位在了一个看似极为感性、难以预测的领域——电影。

    2012年2月,刘晗揣着准备和女友结婚用的20万元,和4名团队成员抱着几台电脑开始了他们给电影“算命”的事业。通过对近两年上映的300余部电影进行测算后,刘晗发现,一部电影卖不卖座、赚不赚钱,不是仅靠演员是否够大牌、题材是否够新鲜就能简单判断的。大数据计算出的结果证明,人们凭常识和感官预测做出的决断,常常会在电影投资中起到反作用。

    当年5月,刘晗主动找上了电影《画皮2》的制片方,双方开始了中国电影界鲜有的一次合作:一个搞计算机的电影“外行”,给电影制片方提供新媒体宣传、上映档期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刘晗与片方提前沟通了解到,与周迅、赵薇等主角相比,配角杨幂与冯绍峰在《画皮2》中戏份并不多,其片酬也不是很高。按常理说,这两人是否作为宣传重点完全不会影响票房。但数据分析的结果却恰恰相反,杨幂与冯绍峰两人联手的“峰幂组合”在该片的票房贡献度将高达20%以上,如果配角换成其他演员或者在宣传中淡化这两个演员的作用,很有可能会伤及票房。电影上映后,他们的预测果然得到了证实,这两个看似并不大牌、出场费也不算天价的明星,其粉丝对票房的贡献程度很大,甚至与陈坤、赵薇、周迅的铁三角组合旗鼓相当。

    小试牛刀后,又一句“神一样”的“预言”让刘晗火了。

    2012年下半年电影《1942》上映前夕,在外界对这部电影一片赞誉和看好,纷纷预测票房将突破7亿元时,刘晗却在外出休假前发布了一条微博,断言《1942》的票房不会超过4亿元。几天后休假归来,他发现自己这条与不少影评人、业界人士观点相悖的微博,早已在网络上炸开了锅。电影上映后,刘晗的预测得到了印证。《1942》的票房最终收于3.6亿元左右,和自己团队的预测结果几乎相差无几。

    那么,刘晗这个准确的预测结果究竟从何而来?

    其实,演员、题材内容、档期、首映口碑这些,都会影响票房。在此之前,刘晗和团队一起从1990年以来上映的电影中抽样出四五百部,从统计年鉴中查到数据,然后让计算机根据其票房和各种参数逆向推导出定量,从而确定公式。预测时,再结合从社交网络的大量信息中提取出的会影响数值的因素填入公式,进行测算。

    在与《画皮2》的顺利合作、成功预测《1942》票房引起小风波后,来找他“求卦”的电影制片方越来越多。很多“大牌”都被他那“厨子里相声说得最好的,相声界踢球最好的,球员里唱歌最好的,这样的人才最有票房影响力”的观点所折服。《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小时代》等宣传方也慕名找到刘晗帮忙做宣传,效果果真非同凡响。

    用“数字”说话,刘晗不仅能利用有关数据在电影营销的各个环节给予强大支撑,还能通过对众多数据的动态监控,不断对宣传策略提出即时调整的建议。

    现在,刘晗的公司已经和十几家影视公司合作,为****、华策影视、小马奔腾、光线传媒等公司做营销策略咨询,更有香港、好莱坞的电影公司上门找他们做数据测算。公司也获得了海银资本的投资,成为海淀区中关村雏鹰人才基地的一员。

    “掌握可以改变行业未来、满足需求的技术,我想做出来。”刘晗希望用“大数据”挖掘当前火热到有些反常、投资近乎盲目的中国电影市场,将它推回理性。

    在外人看来,他好像是在“痴人说梦”,而对于刘晗,他已经看到梦想的光芒正一步步地照进现实。 (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