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S救援史
一说到求救信号,人们就会条件反射想到“SOS ”是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有人将其解释为“Save Our Souls”(拯救我们的灵魂),也有人解释为“Save Our Ship”(救救我们的船),还有人推测是“Send Our Succor”(速来援助),更有人理解为“Saving Of Soul”(救命)等。
事实上,“SOS ”仅仅只是单纯的国际摩尔斯电码救难信号,并非任何英文单词的缩写。
1903年,第一届国际无线电报会议在德国柏林召开,会议鉴于航海业的迅速发展和海上事故的日益增多,提出了要确定专门的船舶遇难救助无线电信号。有人建议用三个“S”和三个“D”字母组成的“SSSDDD”作为遇难信号,经与会者认真讨论,大多数人认为此信号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最后只好宣布放弃。
会议结束后不久,英国马可尼无线电公司借用欧洲铁路无线电通讯的一般呼号“CQ”,并在后面加了一个“D”,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求救信号“CQD”,在英国海域船只上广泛使用。但因“CQD”信号只能在安装有马可尼公司无线电设备的船舶上使用, 而且它与一般呼号的“CQ”只有一字之差,很容易混淆,使得使用上出现了阻碍。尽管如此,之后的很长时间内,国际海洋界却还在使用着这个并不是很方便的信号。
1906年,第二届国际无线电会议又在柏林召开。会议经过激烈的辩论后决定,使用简短、准确、连续而富有节奏,易于拍发和阅读的“SOS”为国际统一的遇难求救信号,同时废除了其他信号,其中包括“CQD”。
“SOS”信号的首次使用,是在1909年8月。当时,美国一艘名叫“阿拉普豪伊”的轮船行驶到太平洋海域时,由于尾轴破裂,无法继续航行,发报员先是向邻近海岸和过往船只拍发了“CQD”,不幸的是,那些船只上都没有安装马可尼公司的无线电设备。“阿拉普豪伊”轮船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一艘艘船只路过而无法脱险。他们这才想起了“SOS”,便试着向其他过往船只拍发了这个信号,最终被安全救助。
但是,此次救助并没有使“SOS”在国际上得到广泛使用,直到英国豪华邮轮“泰坦尼克号” 沉船事件发生之后,“SOS”才得到认可。灾难发生后,发报员杰克·菲利普斯想方设法地向外界发出了各种求救信号,因发出的依然是“CQD”,而一直得不到其他救援部门和过往船只回复的帮助信号。情急之下,他们试着发送“SOS”,最终获救。
事实上,当“泰坦尼克号”发生灾难时,在它们附近不远处,就有另外一艘近得灯光可见的“加利福尼亚号”在行驶,当菲利普斯发出“CQD”求救信号后,因“加利福尼亚号”船上的报务员没有在值班岗上,无形中错过了这次最佳的救助时机。
在菲利普斯的催促下,那名发报员拼命地连续向外发出了“SOS ”的求救信号,最终,求救信号幸运地被远在纽约市的一名叫萨洛夫的人接收到。他一刻也没有耽误,果断地通过无线电广播向全世界通报了这一不幸的消息,直到次日黎明,一艘距离“泰坦尼克号”很远的“卡帕蒂阿号”才闻讯赶到,救出了邮轮上奄奄一息的710人。 (赵莉)
事实上,“SOS ”仅仅只是单纯的国际摩尔斯电码救难信号,并非任何英文单词的缩写。
1903年,第一届国际无线电报会议在德国柏林召开,会议鉴于航海业的迅速发展和海上事故的日益增多,提出了要确定专门的船舶遇难救助无线电信号。有人建议用三个“S”和三个“D”字母组成的“SSSDDD”作为遇难信号,经与会者认真讨论,大多数人认为此信号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最后只好宣布放弃。
会议结束后不久,英国马可尼无线电公司借用欧洲铁路无线电通讯的一般呼号“CQ”,并在后面加了一个“D”,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求救信号“CQD”,在英国海域船只上广泛使用。但因“CQD”信号只能在安装有马可尼公司无线电设备的船舶上使用, 而且它与一般呼号的“CQ”只有一字之差,很容易混淆,使得使用上出现了阻碍。尽管如此,之后的很长时间内,国际海洋界却还在使用着这个并不是很方便的信号。
1906年,第二届国际无线电会议又在柏林召开。会议经过激烈的辩论后决定,使用简短、准确、连续而富有节奏,易于拍发和阅读的“SOS”为国际统一的遇难求救信号,同时废除了其他信号,其中包括“CQD”。
“SOS”信号的首次使用,是在1909年8月。当时,美国一艘名叫“阿拉普豪伊”的轮船行驶到太平洋海域时,由于尾轴破裂,无法继续航行,发报员先是向邻近海岸和过往船只拍发了“CQD”,不幸的是,那些船只上都没有安装马可尼公司的无线电设备。“阿拉普豪伊”轮船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一艘艘船只路过而无法脱险。他们这才想起了“SOS”,便试着向其他过往船只拍发了这个信号,最终被安全救助。
但是,此次救助并没有使“SOS”在国际上得到广泛使用,直到英国豪华邮轮“泰坦尼克号” 沉船事件发生之后,“SOS”才得到认可。灾难发生后,发报员杰克·菲利普斯想方设法地向外界发出了各种求救信号,因发出的依然是“CQD”,而一直得不到其他救援部门和过往船只回复的帮助信号。情急之下,他们试着发送“SOS”,最终获救。
事实上,当“泰坦尼克号”发生灾难时,在它们附近不远处,就有另外一艘近得灯光可见的“加利福尼亚号”在行驶,当菲利普斯发出“CQD”求救信号后,因“加利福尼亚号”船上的报务员没有在值班岗上,无形中错过了这次最佳的救助时机。
在菲利普斯的催促下,那名发报员拼命地连续向外发出了“SOS ”的求救信号,最终,求救信号幸运地被远在纽约市的一名叫萨洛夫的人接收到。他一刻也没有耽误,果断地通过无线电广播向全世界通报了这一不幸的消息,直到次日黎明,一艘距离“泰坦尼克号”很远的“卡帕蒂阿号”才闻讯赶到,救出了邮轮上奄奄一息的710人。 (赵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