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没有距离的远行
一
监狱的大门像是阴森的墓地,黑得让人压抑,荷枪实弹的大兵高度警戒,越发让空气沉闷。
玛丽·海伦·勒福歇毫不在意紧张的气氛,她从丈夫情人节赠送的提包里拿出一面小镜子,仔细看看,头发有没有被风吹乱,口红有没有干。一次又一次,她仔细打扮自己,生怕有一点点不漂亮,她恼恨今天风太大,让脸上有了灰尘,所以她的左手一直拿着手帕,不停地擦拭。
为了这一刻,她准备了多久?三个月,或者是一年?她实在记不清多少次梦醒时分,泪水打湿了枕头,她只是自责昨天晚上通宵无法入眠,让今天的自己看上去精神状态不是太好。
玛丽可是个爱漂亮的女士,从早上六点开始化妆,一直到现在,哪怕心急如焚,她也不敢坐下,万一裙子皱了,可就不漂亮了。
二
很久很久以后,巴黎弗莱斯纳监狱的大门打开了,两千多名囚犯依次而出,他们将要被押解到德国集中营。一个人出来了,两个人出来了,每出来一个人,玛丽都仔细观察,生怕错过了。
数了无数遍,一个男人走了出来,他的衣服破了,胡子也好几天没刮,面色格外憔悴。
“他活着,他活着!” 玛丽不停呢喃,她激动得语无伦次,像是初恋时的手足无措。
囚犯们被押上公共汽车,登车的一刹那,玛丽终于反应过来,她大声呼唤:皮埃尔,皮埃尔………
男人终于看到了她,冲她微微抬一下头,再轻轻地一笑。
那笑容,多么优雅、多么温暖。她的心,多少年来,依然迷醉在那涟漪之中。
“他瞧见我了!”她再也止不住眼泪了。
三
公共汽车引擎发动了,车窗里,还是那张熟悉的脸,她爱极了的脸。
可是,却越来越模糊。
玛丽开始绝望,一年多了,天天的思念,如今才见到一分钟,难道又要在思念中度日如年?
她再也顾不得保持淑女的形象,哪怕她告诉自己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甚至面对死亡,也一定要优雅的观念。她像是个疯狂的孩子,面对妈妈远行的难过,疯狂去追寻爱的迷恋。
无论她如何用力,车依然在远去。
她终于停下了,是摔倒的,脸脏了,头发散了,风衣也破了。
转瞬,她朝着监狱的方向跑去,跑到她的自行车前,她要去追他,追她的爱。
四
从来都在抱怨公共汽车的速度像蜗牛一样,但今天玛丽觉得其实公共汽车很快很快,她用尽所有的力气,不停地转动脚踏,依然只能看到汽车碾过的车痕。
灰尘很大,迷住她的眼,一个拐弯的地方,她摔了下来,玛丽想起了当年学自行车时的模样,也是摔在了草地上,当时好疼,她的泪水在皮埃尔吻了伤痕之后直至回到家都没有停下来。今天,她却没有丝毫的疼痛感,起身,扶起车,继续用力前行。
前方,有她的爱人,她要去找他,所以,她没有时间疼。
如果失去了他,才是世间最痛的疼吧。
五
几个小时过去了,她终于追上了公共汽车,在火车站里,却没有追上自己的爱人。
没有犹豫,她也没有时间休息,继续朝着火车的方向前行。她决心要跟着丈夫的囚车,能走多远就多远。
火车将她越甩越远,但她继续蹬着自行车。
抵抗组织试图劫下这列囚车,未能成功,却为玛丽赢得了时间。当德国人赶着俘虏们沿着被炸毁的铁轨去新的一列火车时,玛丽追上了他们。
从货车上跳下来的给煤烟熏黑和咳嗽的人中,她认出了皮埃尔。从那一瞬间起,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哪怕是党卫军,能够阻止她同丈夫说话。她仍推着自行车,在野菊丛中冲过来,到了他的面前。见到他羸弱的身体,她不假思索的第一个动作就是从口袋中取出一块白手帕,给他擦掉眼角的污垢。
玛丽永远也不会弄清楚,皮埃尔身后的那个警卫为什么那么宽容,他只冷淡地耸了一耸肩,就让她走到了丈夫身边。她的裙子轻轻地擦着他的破烂裤子,她的手紧紧地握着他的手,她抓紧时间尽情地享受在他身边的每一分、每一秒。
那天上午,哪怕只有两个小时,她也愿意蹬着自行车进地狱。
六
当囚犯们再次踏上前往德国的不归之路,那个纤小而倔强的白色身影仍旧跟在后面,不停,不息。
天黑了下来,四周一片静寂,她有些害怕,平常这个时候,她一定要牵着皮埃尔的手回家,再冷再晚,心里都像冰淇淋遇到了火一样会融化。想起有一次,皮埃尔在楼梯间快速躲了起来,她不敢上,也不敢下,一个人快要哭了,皮埃尔才出来拥抱她,她用手捶打那坚实的胸膛时,爱人那满脸的促狭。
想到这里,她脸就红了。
想到这里,她就不怕了。
胆小的玛丽,一身尘土,骑着同样灰尘遍布的自行车,冲向黑暗的前方,刺进黎明前的墙。
在两天半的时间里,这个坚强的女子不眠不休,忘记了白天与黑夜,跟着列车骑行了一百八十三英里,这是从巴黎到德国路程的四分之三。
她追上了爱人,却追不上党卫军的残忍。等她赶到的时刻,火车再一次驶出车站,消失在她的视野之外,她的旅程不得不终止于法国边境的南锡车站,因为没有路可以骑自行车了。
七
折回巴黎之后,她大睡了三天,她实在是太累了,没有爱人的陪伴,她身心俱碎,但她的坚持没有中断。
不久以后,巴黎解放,玛丽乘坐红十字会的救护车穿过战线重返南锡,她找一个朋友,帮她介绍认识了一个秘密警察的官员,她拿出所有的积蓄,跟警察说:我要换我的爱人。
对方显然惊住了,却拒绝了她的请求。
她声色严厉:失去爱的人是没有办法存活的,我必须要跟我的爱人在一起。
最终,她给警察报酬,再施加压力,说服对方,设法将皮埃尔从德国的布痕瓦尔德集中营接了出来。
彼时,距离巴黎解放,还不到一个月。
她在巴黎的家中种下的玫瑰,应该快要笑开了吧?
编者按: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取材自美国《新闻周刊》记者拉莱·科林斯和法国《巴黎竞赛》记者多米尼克·拉皮埃尔合著的报告文学典范作品《巴黎烧了吗?》。是的,没有什么可以阻挡爱,火车不可以,哪怕战争,也不可以。 (姓罗名强)
监狱的大门像是阴森的墓地,黑得让人压抑,荷枪实弹的大兵高度警戒,越发让空气沉闷。
玛丽·海伦·勒福歇毫不在意紧张的气氛,她从丈夫情人节赠送的提包里拿出一面小镜子,仔细看看,头发有没有被风吹乱,口红有没有干。一次又一次,她仔细打扮自己,生怕有一点点不漂亮,她恼恨今天风太大,让脸上有了灰尘,所以她的左手一直拿着手帕,不停地擦拭。
为了这一刻,她准备了多久?三个月,或者是一年?她实在记不清多少次梦醒时分,泪水打湿了枕头,她只是自责昨天晚上通宵无法入眠,让今天的自己看上去精神状态不是太好。
玛丽可是个爱漂亮的女士,从早上六点开始化妆,一直到现在,哪怕心急如焚,她也不敢坐下,万一裙子皱了,可就不漂亮了。
二
很久很久以后,巴黎弗莱斯纳监狱的大门打开了,两千多名囚犯依次而出,他们将要被押解到德国集中营。一个人出来了,两个人出来了,每出来一个人,玛丽都仔细观察,生怕错过了。
数了无数遍,一个男人走了出来,他的衣服破了,胡子也好几天没刮,面色格外憔悴。
“他活着,他活着!” 玛丽不停呢喃,她激动得语无伦次,像是初恋时的手足无措。
囚犯们被押上公共汽车,登车的一刹那,玛丽终于反应过来,她大声呼唤:皮埃尔,皮埃尔………
男人终于看到了她,冲她微微抬一下头,再轻轻地一笑。
那笑容,多么优雅、多么温暖。她的心,多少年来,依然迷醉在那涟漪之中。
“他瞧见我了!”她再也止不住眼泪了。
三
公共汽车引擎发动了,车窗里,还是那张熟悉的脸,她爱极了的脸。
可是,却越来越模糊。
玛丽开始绝望,一年多了,天天的思念,如今才见到一分钟,难道又要在思念中度日如年?
她再也顾不得保持淑女的形象,哪怕她告诉自己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甚至面对死亡,也一定要优雅的观念。她像是个疯狂的孩子,面对妈妈远行的难过,疯狂去追寻爱的迷恋。
无论她如何用力,车依然在远去。
她终于停下了,是摔倒的,脸脏了,头发散了,风衣也破了。
转瞬,她朝着监狱的方向跑去,跑到她的自行车前,她要去追他,追她的爱。
四
从来都在抱怨公共汽车的速度像蜗牛一样,但今天玛丽觉得其实公共汽车很快很快,她用尽所有的力气,不停地转动脚踏,依然只能看到汽车碾过的车痕。
灰尘很大,迷住她的眼,一个拐弯的地方,她摔了下来,玛丽想起了当年学自行车时的模样,也是摔在了草地上,当时好疼,她的泪水在皮埃尔吻了伤痕之后直至回到家都没有停下来。今天,她却没有丝毫的疼痛感,起身,扶起车,继续用力前行。
前方,有她的爱人,她要去找他,所以,她没有时间疼。
如果失去了他,才是世间最痛的疼吧。
五
几个小时过去了,她终于追上了公共汽车,在火车站里,却没有追上自己的爱人。
没有犹豫,她也没有时间休息,继续朝着火车的方向前行。她决心要跟着丈夫的囚车,能走多远就多远。
火车将她越甩越远,但她继续蹬着自行车。
抵抗组织试图劫下这列囚车,未能成功,却为玛丽赢得了时间。当德国人赶着俘虏们沿着被炸毁的铁轨去新的一列火车时,玛丽追上了他们。
从货车上跳下来的给煤烟熏黑和咳嗽的人中,她认出了皮埃尔。从那一瞬间起,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哪怕是党卫军,能够阻止她同丈夫说话。她仍推着自行车,在野菊丛中冲过来,到了他的面前。见到他羸弱的身体,她不假思索的第一个动作就是从口袋中取出一块白手帕,给他擦掉眼角的污垢。
玛丽永远也不会弄清楚,皮埃尔身后的那个警卫为什么那么宽容,他只冷淡地耸了一耸肩,就让她走到了丈夫身边。她的裙子轻轻地擦着他的破烂裤子,她的手紧紧地握着他的手,她抓紧时间尽情地享受在他身边的每一分、每一秒。
那天上午,哪怕只有两个小时,她也愿意蹬着自行车进地狱。
六
当囚犯们再次踏上前往德国的不归之路,那个纤小而倔强的白色身影仍旧跟在后面,不停,不息。
天黑了下来,四周一片静寂,她有些害怕,平常这个时候,她一定要牵着皮埃尔的手回家,再冷再晚,心里都像冰淇淋遇到了火一样会融化。想起有一次,皮埃尔在楼梯间快速躲了起来,她不敢上,也不敢下,一个人快要哭了,皮埃尔才出来拥抱她,她用手捶打那坚实的胸膛时,爱人那满脸的促狭。
想到这里,她脸就红了。
想到这里,她就不怕了。
胆小的玛丽,一身尘土,骑着同样灰尘遍布的自行车,冲向黑暗的前方,刺进黎明前的墙。
在两天半的时间里,这个坚强的女子不眠不休,忘记了白天与黑夜,跟着列车骑行了一百八十三英里,这是从巴黎到德国路程的四分之三。
她追上了爱人,却追不上党卫军的残忍。等她赶到的时刻,火车再一次驶出车站,消失在她的视野之外,她的旅程不得不终止于法国边境的南锡车站,因为没有路可以骑自行车了。
七
折回巴黎之后,她大睡了三天,她实在是太累了,没有爱人的陪伴,她身心俱碎,但她的坚持没有中断。
不久以后,巴黎解放,玛丽乘坐红十字会的救护车穿过战线重返南锡,她找一个朋友,帮她介绍认识了一个秘密警察的官员,她拿出所有的积蓄,跟警察说:我要换我的爱人。
对方显然惊住了,却拒绝了她的请求。
她声色严厉:失去爱的人是没有办法存活的,我必须要跟我的爱人在一起。
最终,她给警察报酬,再施加压力,说服对方,设法将皮埃尔从德国的布痕瓦尔德集中营接了出来。
彼时,距离巴黎解放,还不到一个月。
她在巴黎的家中种下的玫瑰,应该快要笑开了吧?
编者按: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取材自美国《新闻周刊》记者拉莱·科林斯和法国《巴黎竞赛》记者多米尼克·拉皮埃尔合著的报告文学典范作品《巴黎烧了吗?》。是的,没有什么可以阻挡爱,火车不可以,哪怕战争,也不可以。 (姓罗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