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知识窗》 > 2015年第3期
编号:12715221
追虫子的人
http://www.100md.com 2015年3月1日 《知识窗》 2015年第3期
     到2014年底,严莹已经有六七年的观虫史。大概是因为大学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专业都与昆虫学有关,她对虫子积累起了浓厚的兴趣。这些年,她收藏了大量的昆虫学著作、昆虫标本、模型、邮票等,甚至看到有昆虫图案的衣服、首饰、剪纸,她都会买下来。到了周末或者小长假,身边的闺蜜都在为去哪里游玩发愁,严莹只需约上三五“虫友”,带上具有微距功能的相机、长衣长裤、防蚊水,就可以去城市周边的山林边,度过一个理想的假期。

    2009年,严莹和老公在野外考察时,发现了深圳一个从未发现的昆虫新物种。经研究蚁甲的分类学博士一年的查证和研究,确定它的确是一个新物种。在“虫友”圈子里,有一个规则,若发现和采集到新物种,并提供给做研究的“虫友”,就能拥有给该物种取名的权利,这对昆虫爱好者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耀。因为这个新物种是老公首先发现的,所以在2011年,这个新物种被正式命名为“亚连中华锤角蚁甲”,取自老公母亲的名字“亚连”。以发现者的名字命名新物种很有趣,所以在野外寻找虫子的过程中,他们经常打趣,没准儿这次能发现“你”。
, http://www.100md.com
    有些人很奇怪,一个年轻的女孩子怎么会对虫子感兴趣。严莹却觉得这个爱好一点都不特殊,在她混迹的“虫友”圈子里,像她这样的女孩子有很多。她开了一个@三蝶纪的微博,发布和昆虫有关的内容,并解答网友的疑问。一位之前并不认识的朋友通过微博私信告诉她,通过严莹微博上的图片,她发现昆虫很美、很萌,自己因此也慢慢喜欢上了看昆虫。还有一位“虫友”的妻子,是十年前见到虫子就会尖叫的女生,十年之后她喜欢上了昆虫,并且用针笔精细地描绘出她见过的虫子,还出了一本关于昆虫的书。

    严莹在一篇科普文章中介绍道:1842年,英国人割占了深圳河对岸的香港。几乎与此同时,来自英国的学者就开始研究当地的蜻蜓和豆娘。1854年,学者Baron de Selys Longchamps发现香港第一个本土蜻蜓品种方带幽蟌(音:cōng)。此后的一百多年里,香港发现并记录了115种蜻蜓,其中有4个物种以及1个亚种为香港独有的品种。如今的香港,发现的蜻蜓种类数量已超过整个欧洲,这是香港生态环境和物种多元化的一面镜子。占香港土地面积40%的郊野公园、原生态的丛林、保护良好的田野、清澈的溪流池塘和洁净的湿地,为蜻蜓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1965年,第一本完整记录香港蜻蜓的书完成,此后不断地得到修正和增补。2001年,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专门成立“蜻蜓工作小组”,整理出版了面向大众的《香港蜻蜓图鉴》一版再版,用生动的图片和通俗的文字介绍了香港所有的蜻蜓,深受市民喜爱。在这个只有六七百万人口的城市里,民间有自发的蜻蜓爱好小组,有专门建立的蜻蜓网站。

    “这是一个城市受人尊敬的品位。”严莹说,“从昆虫和昆虫爱好者群体的丰富程度,同样能看出一个城市的人文气质和格调。”严莹觉得追虫子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虫子的世界微小却惊天动地,一个水洼就是一片海洋,一片叶子就是一顶阳伞,一块石头就是一座岛屿……每个昆虫爱好者心中都有一方小天地,在那里他们能忘却烦恼,让生活慢下来,回忆与虫子相遇的那一刻的惊喜。追虫子的人越多,这个城市也就越幸福。, 百拇医药(陈全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