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知识窗》 > 2016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2993393
怪“授”许爷
http://www.100md.com 2016年4月1日 《知识窗》2016年第4期
怪“授”许爷

     许爷在网站简介上的身份是副教授,但在学生心里的简介上,身份和描述却五花八门:怪物、女汉子、传道授业、锋芒毕露……

    一

    许爷三十岁出头,是我们院的副教授,性别女。

    她的第一堂课,我和舍友就迟到了。许爷的课几乎没有人敢迟到,舍友早有耳闻。但那次眼看着到教室了,舍友却发现自己忙中出错——许爷布置的假期作业忘在了宿舍。权衡了迟到和不交作业的利弊,舍友决定回去取。当我们在上课铃响后才出现在门口时,整个教室悄然无声。许爷站在讲台上,一头干练的短发,长衣长裤,随意中透着时尚,犀利的目光隔着镜片射向门口。她扬手推了推眼镜,手指顺势指向气喘吁吁的我们,或者说,指向舍友:“反正都迟到了,就不能把自己收拾利落了来上课吗?外表的美好是对自己的尊重,更是对别人的尊重。”我看了一眼舍友头上“随风奔跑”的“鸟巢”和身上歪七扭八的外套,忍俊不禁。

    许爷似乎这才发现了站在舍友身后、跑来“蹭课”的我,挑了挑眉:“嗯,上学期校报的那篇专访我看了,还不错。”突然缓和的语气吓了我一跳,更让我惊讶的是,她竟然记得和她只有一面之交的我。

    二

    第一次见到许爷是在大一的下学期。

    她向来名声在外,入选“长江学者”后,校报蠢蠢欲动要做她的专访,我临危受命上了“战场”。毫无疑问,那次是我上大学以来最艰难但收获最大的采访。

    许爷的犀利挑剔,我早有耳闻,所以采访前我一点儿也不敢懈怠。把“度娘”、校园网等搜索到的各种关于许爷的资料、报道统统浏览了一遍,这才战战兢兢地出现在许爷面前。

    “看得出你准备得还挺充分,但你要采访我,就要去客观地发现一个真实、尽可能全面的我,按照之前别人的报道框架来提问,你写的稿子会有什么看头?”在我照着采访提纲问了仅仅三四个问题后,许爷的“锋芒”就露了出来。

    “怎么能这么设问呢?你这叫‘闭合型’提问,任何一个聪明点儿的受访者都知道你是想要他按照你的思路回答,你是想写宣传稿,还是新闻稿?”在我抛出高大上的“为学校和学生付出这么多,您觉得值得吗”这个问题之后,许爷又是一阵“炮轰”。

    那次采访,我面红耳赤地调整着自己的问题和方式,然后学着倾听、追问,让采访结束得还算圆满。许爷放下手里的水杯,问过我的年级和专业后,第一次露出笑意来:“才大一啊,那算不错了。我下学期带广电班(广播电视学)的课,有空可以去听听,我的课,还有点儿意思。”

    我在她坦率地“自恋”前愣了一下,觉得这老师真“有点儿意思”。

    三

    许爷是广电班的专业课老师,这个动辄需要扛“巨型”摄像机上实验课的文科专业,男生少得可怜。在许爷的带领下,这个班光荣地成为了全校闻名的“女汉子”班。许爷落得个“爷”的称号,也是顺理成章。

    许爷主张“走出去”,她说,拍出好的片子、做出好的电视节目,就要亲自到大自然、到人群中去。为此,她二话不说,利用自己的上课时间,带我们“上山下乡”。换下高跟鞋和“小香风”的她依旧精致漂亮,爬起山来丝毫不显柔弱。学生为了图省劲纷纷选择了DV和单反,只有她提上沉重的摄像机雄赳赳地上路了。

    那天,我有专业课,但看到许爷他们的阵势,还是选择毫不犹豫地翘课,和他们一起爬山。

    许爷年轻漂亮,心态更是朝气蓬勃。走在一群二十来岁的学生中间,丝毫不显突兀。她对着远处的树林、飞鸟讲取景、讲构图,很多课堂上听起来枯燥无味的知识和这座大家早就司空见惯的山一起发生了化学反应,这堂课竟然让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爬到山顶,很多女生已疲惫不堪,大家坐着休息,等待拍落日余晖。许爷却依旧“不安分”,提着被学生视为“大号铅球”的摄像机东跑西颠,然后拿着自己拍来的照片向学生“炫耀”:“我还是挺有才华的哈。”

    秋天的日落来了,萧瑟凄凉中迸发出一种莫名的悲壮。正滔滔不绝的许爷突然停了下来,看着远处的夕阳,眼睛里旋转着、跳跃着什么,像有日光在闪烁。一向大刀阔斧、雷厉风行的许爷忽然如此性情,我们心里竟然都蓦地被触动了。因为眼前的落日,更因为许爷。

    那天,她告诉我们,镜头就是人的眼睛,眼睛能捕捉到什么样的画面,靠的是心。要用年轻的心去悲悯、去爱、去寻找自己独一无二的视角,去记录所有故事里的温暖和惊心动魄。

    四

    当我这个“旁听生”拜倒在许爷的飒爽英姿前时,我舍友却不怎么喜欢她。大概是第一堂课的“下马威”留下了阴影,反正舍友说,每次上许爷的课,她都提心吊胆。

    确实,许爷永远是快言快语的性格,批评起人来也是鞭辟入里。舍友说,在一次课堂上,自己因为时间太紧而有些应付的作业在许爷面前没超过三分钟就“败露”了。舍友拍的短片正在大屏幕播放,许爷便标志性地推了推眼镜,抬起下巴,狂风骤雨如约而至:“这么粗糙的片子你也好意思拿给我啊?没有找到灵感或是作品还没有加工完,我都允许你推迟交作业的时间,但是把这样的半成品拿来算怎么回事?你要让我看到你的热爱、用心,甚至是对作品的敬畏!”舍友说,那时候她的心都在滴血……

    虽然许爷批评人时不留情面,但表扬人时也毫不吝惜。

    “你们应该感谢她,让全班的平均智商又提高了一截。”有学生回答问题后,许爷如此评价。

    五

    许爷在本科生这边只开了一门课,一学期走向尾声,我也就基本结束了和许爷“打交道”的时光。

    许爷的课实践性强,没有期末考,以平时成绩和期末作品为主要打分依据,所以也不需要期末复习。许爷的课一直讲到了期末,我也一直“蹭课”到期末。平日里和许爷交流不多,但在最后一堂课的课间,她竟然走到我面前,郑重其事地说了句“谢谢你”。我一愣,不知道她谢的是什么,但还是以同样的郑重其事回答说:“谢谢老师。”

    一般来说,最后一堂课不是让学生自由复习,就是教师说几句“感谢对教学的支持和配合”之类的话语,而许爷依然沿袭自己的传统——不按常理出牌。她把三脚架支在了讲台前,调好摄像机,让学生逐一走到镜头前,开始了其他老师在学期初进行的活动——自我介绍。

    “我这样做的目的有三个:第一,我希望通过我一个学期的教学,能让你们重新认识自己,哪怕是一丝一毫的发现;第二,在你们走上职业岗位、把镜头指向别人前,先指向自己,镜头是你的眼睛,在它的审视下问自己,是否足够悲悯,能够爱;第三……”大家自我介绍结束后,许爷走上讲台,依旧标志性地推了推眼镜,“我留个纪念。”

    许爷低了低头,那大概是我们第一次看到她如此温情。她随即挑起眉毛,恢复了往日的霸气,把手里的马克笔放在讲桌上,豁达地说了句——

    倒扣酒杯,各自前行。 (花青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