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知识窗》 > 2016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2991818
做人应有痰盂量
http://www.100md.com 2016年7月1日 《知识窗》2016年第7期
做人应有痰盂量

     宋朝皇帝里,有能武的,如宋太祖赵匡胤;有能文的,如宋徽宗赵佶。

    在这些皇帝里,宋仁宗缺乏宋太祖的杀伐决断,也缺乏宋徽宗的文采风流,甚至可以说,他当天子当得十分窝囊。

    由于缺少脾气,他成了大臣们的“痰盂”。

    史书记载,有两位大臣,曾将唾沫喷在了他的脸上。第一位是大名鼎鼎的包拯,第二位是余靖。两人一前一后,交相辉映。

    给包拯当痰盂,是因为仁宗违背了用人制度。他禁不住自己宠爱的张贵妃的枕边风,准备给张贵妃的伯父张尧佐升官。所有大臣一听,炸了。皇帝怎么可以重色轻国,将官职当人情送给自己的叔岳丈?上朝时,大家异口同声地告诉仁宗:“您的做法,有违制度。”

    仁宗一看,怎么,想集体示威啊,没门。他也知道,自己一人,应付不了一朝大臣,于是袖子一甩,赶快退朝。可是,他刚转身,一个人就拦住出路说:“圣上等等,我有话说。”

    仁宗抬头一看,倒吸一口冷气,面前站着的是包拯。

    包老爷子很不爽,胡须气得高高翘起,面对仁宗,历数他的错误。而且,包拯人老了,嘴关不住风,唾沫如雨,星星点点飞溅到仁宗脸上。仁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像小学生一样,无奈之下,只有收回成命,灰溜溜地回到后宫,对着张贵妃生起气道:“都是你,让我给你伯父升官,你就不知道朝里有个包拯。”说完,指指自己的鼻尖,还有脸,让张贵妃看,细雨淋漓,一片湿润。

    张尧佐为此,不但没升官,后来还降了职。

    仁宗让余靖喷溅一脸唾沫的那次,事情比这次的小。仁宗想修一座塔,心想国库的银两就不拿了,免得大家反对,还是拿自己的积蓄吧,这样没损及国家一分一毫,够意思了。因此,上朝时,他将自己的规划说了出来。谁知,哗一声,朝堂上再次炸锅,大臣们不答应,一致反对。仁宗很生气,嚷道:“我拿我自己的俸禄,与你们有一毛钱关系吗?”

    余靖和包拯一样,狠狠地给了宋仁宗一顿批评,并教育他:“作为国家的元首,皇帝所有的东西都是国家的,怎么能说是自己的积蓄呢?另外,最近旱情较为严重,你不将自己的收入捐献出来救灾,竟然建修寺庙,实在对不起老百姓。”

    余靖说话时,词锋淋漓,唾沫星子同“机关枪”一样密集扫射。仁宗再次当了“痰盂”,一脸唾沫星子。

    仁宗整整“享受”了一个时辰的这种待遇,结束后跑回宫里,一边擦着脸,一边说:“今天险些让那家伙汗味和唾沫将我熏死。”至于那座塔,还没开始建造,就被余靖的唾沫销毁了。

    古人评论宋仁宗,说他什么都不会,只会做皇帝。这话乍一听,是说仁宗无能,细细咀嚼,其实是在夸他。言外之意,是在称赞他是一位非常称职的领导。

    宋仁宗能像痰盂一般容忍各大臣的“口水”,大臣们才敢大胆劝谏。正因为他心胸宽广、虚怀纳谏,宋朝到了仁宗手里,国家经济、文化、政治都发展到了顶峰,被史家称为“仁宗盛治”。他死时,据史书记载,“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连敌对国家大辽,也“人无远近皆哭”。更为奇葩的是,辽国皇帝耶律洪基也号啕大哭,告诉身边人,由于仁宗执政,才使得两国四十多年太平无事。

    一个人能有痰盂般的度量,对待别人提出的意见,又怎能不取得成功呢? (曾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