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知识窗》 > 2016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2991203
母仪
http://www.100md.com 2016年8月1日 《知识窗》2016年第8期
母仪

     我们对“岳母刺字”的典故比较熟悉,因为她是一位有民族大义的母亲。在楚汉战争中,有一位母亲,虽无关民族利益,但也有大义,她为了让儿子一心辅助刘邦,竟不惜自杀身亡,她就是王陵的母亲。

    王陵为沛县(今江苏省沛县)豪族,家里有钱有势。刘邦举事前,一直把王陵当作异姓兄长看待,恭敬有加。刘邦举事后,西征击秦,打下了咸阳。当时,王陵也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队伍,驻扎于南阳。刘邦曾邀他入伙,也许是王陵不甘屈居其下,便拒绝了刘邦的邀请。后来,刘邦由汉中还定三秦,随即东征,在这一过程中,王陵见刘邦声望日高、势力渐大,才萌生了投奔刘邦的念头。

    王陵归汉,气坏了项羽。项羽怒将王陵在沛县的母亲抓至彭城(今江苏徐州)军中,要挟王陵弃汉归楚。项羽让王母写信给王陵,胁迫她招降王陵,但遭到王母拒绝。项羽又安排人模仿王母口气写了一封信,派人送至已驻军于阳夏的王陵。王陵认得母亲笔迹,熟谙母亲口气,一阅即知是假。他打发楚使回去后,对归楚一事不置可否。然而,王陵十分担心母亲安危,于是,特派心腹使者赶往彭城探望母亲。

    王陵使者到达彭城后,拜见项羽,说受王陵委托,希望见王母一面。项羽觉得正好,使者回去后,说不定能说服王陵回心转意。项羽安排王母东向而坐,让她晓谕使者,要保全母亲性命,唯一的办法就是前来投降。不过,王母当着项羽之面,只唠叨些场面上的话,对于投降之事,不提一字。后来,使者辞行,王母送使者出门,泪如雨下,在使者上马之际,王母拉住使者大声说:“请转告我儿,让他好好侍奉汉王,我用死来为你送行。”说完,王母迅速从袖中取出一把锋利的短剑,握剑自杀,随即倒地身亡。使者来不及相救,又担心被项王扣押,无法回去复命,只得洒泪而去。项羽没有料到王母竟如此刚烈,导致招降泡汤,一怒之下,竟然让人把王母的尸体抛入鼎镬,燃起大火,处死者以“烹刑”。

    在这件事中,我们充分感受到了项羽的毒辣和残暴。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位母亲的刚烈和伟大,为了不拖累儿子,让儿子一心一意扶汉灭楚,竟然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有什么样的爱,比这更加真挚和深沉呢?母亲的牺牲,更加坚定了王陵的信念,他一心追随刘邦,再也没有过摇摆和变化,为刘邦建立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后人评价他们母子:母亲刚正不阿,儿子忠贞不贰!

    王母的事迹感动了当时的彭城人,也感动一代又一代善良的人们。王母死后,当地人冒着生命危险为其殓尸、修墓。苏东坡在徐州任知州时,曾专门考察过王陵母亲墓,萌生过为她建祠堂的想法,但由于他任职时间短,加上当时救灾、修水利这些民生工程压头,故未能建成,留下“遗恨”。后来,老朋友孙觉出任徐州知州,苏东坡还特意去信嘱托此事。其实,当时苏东坡正因“乌台诗案”被谪贬,作为戴罪之身,他仍念念不忘为王陵母亲建祠堂一事,可见王母在这位文化大师心目中的地位。

    今天的徐州有一条王陵路,路旁仍然完好地保存着王陵母亲的墓。墓前立有一牌坊,上刻“高风亮节”“母仪典范”八个大字,墓侧有碑,刻有“汉安国侯太傅右丞相王陵母之墓”字样。 (晏建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