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知识窗》 > 2016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2988584
不可以,这不青春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0月1日 《知识窗》2016年第10期
     你可以在青春的长夜里突然乱了脚步,但不要被青春片里的故事迷了眼睛。

    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首映那天,韩庚的粉丝团在电影院包场。我们班上有一位韩庚的铁杆粉丝也去了现场。

    回来后,我问她:“这部电影怎么样?”

    她说:“我家韩庚全身都是戏,演技不凡。电影就算了,看完觉得我们这帮人真是白活了,我们哪有什么青春?”

    我一脸大写的错愕。

    似乎没有顾里的荣华富贵就不能开启一个“小时代”,没有错过一场大雨和爱情就没有“那些年”。似乎很多青春小说、青春电影都会将青春年少的受众一次又一次带进一种幻境,让人禁不住惊叹:我们的青春期里没有青春。

    逃学、辍学、早恋、群架,故事和这样的主题词紧紧绑定,听故事的人就会见惯不怪。青春故事一旦形成这样的刻板印象,不仅唤不回观众和读者的青春回忆,而且会让人产生疲劳。不新奇倒是无伤大雅,就怕这样的套路令涉世未深的我们误入歧途。

    电影里高度凸显的陌生化场景冲淡了人们对个性青春的理解。他们(电影里的人物)都不简单,而我们都太过平凡。普通人和少数人就此划清了界限,少数人在风雨里饱受洗礼,而普通人在温室里无忧无虑。

    每一场青春都叫成长。

    每个人的青春都有其自身的轨迹,挫折和坎坷固然是人生的一笔财富,但是大风大浪、大起大落真的不叫风生水起。当代中国学生的青春记忆常常和校园生活融为一体。

    中学校园里有很多条条框框:男生不许留长发,女生不能佩戴首饰、不许烫发染发、不许化妆,诸如此类。制度的落实往往需要一位“奇葩”的教导主任,监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循规蹈矩是不可以的,因为这不青春,于是我们也常常看到青春的叛逆和反抗。

    电影《我的少女时代》里,学生一个接一个站出来请求教导主任根据校规处罚自己,以此表达自己对“校园暴政”的不满,罪不责众,平日里说一不二的教导主任也无可奈何。爱尔兰青春音乐剧《唱街》“Sing Street”里的主人公选择用音乐抗议,他把自己对教导主任的不满一五一十地写成歌词,在乐队演出时唱得淋漓尽致、大快人心。谁都不要小视青春的尖锐和锋利,它并不是颠倒是非黑白,而是可以让你哭笑不得,判不出孰是孰非。

    生活里的小事大抵可用一句“too young,too simple”一笑而过,但青春都是戏剧化的,每个人的故事都有不同的情节和反情节。太多的偶然和巧合写在人类的历史书里,也写在青春的纪念册上。与其跟着青春片虚构青春,不如跟着年轻的心出发。

    你听说过云杉溪吗?这是美国的飞行小镇。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老年人在车库里玩飞机,他们还会开着飞机出门遛狗。这是一家与青春做伴的养老社区,据说任何关于飞机的问题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这个奇妙的地方也并非是富豪的天下,这里的居民遍布各个阶层,世界各地的飞行爱好者慕名而来,你很少在街上看到机动车辆,大多时候只有一架又一架的飞机载着这些老人儿时信誓旦旦的飞行之梦。

    青春,其实就是当你老了,你还能保持一颗年轻的心,不忘探索世界、探索生命、探索年轻时未完成的梦。有些路,年事已高的人是走不动了,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或许那时候的你还可以飞。

    所以,为什么要模仿青春片里的剧情呢?不可以,这不青春。 (陈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