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知识窗》 > 2016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2983973
在冷风里望向春暖花开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2月1日 《知识窗》2016年第12期
在冷风里望向春暖花开

     2009年夏天,中考失利如同一把利剑插在心门,我被压在剑塔之下,饱经风霜一年以后,得以释放。高二,我像云游在一场梦中,甜滋滋地以“借读生”的身份投入了某某二中的怀抱。

    去时,我在心底叮嘱了自己无数次,要努力学习,要争取迎头赶上,你不是一头小笨驴,只是在中考的跑道上跑错了道,才比别人晚了些日子来到这里。

    在教导主任的带领下,我去了一个文科平行班。二中当时以“耀班”威震四方的文科实验班在全市饶有名气,群雄云集,等待来年六月清华北大的一纸红书。而文科平行班在初来乍到的我眼里,孕育的不过是一些沙丘之中跌落的无名小卒,将来能上大学的指标线,至于是否是声名远播的重点大学,仍是雾里看花一场谜。

    事实上,我好像错了。他们绝非等闲岁月里按兵不动的一介庸人,而是一批我从未目睹过的,愿为学习抛头颅、洒热血的志士。再看看,满身沾满灰尘,失意彷徨的自己,我和他们之间的差距不只一丁点儿。

    成绩不好,又因头上挂着“借读生”的名号,第一次期中考试后,我从众目睽睽的第一排被流放至班级倒数第二排。自尊心极强的我,难以忍受这种差生待遇,回家后大哭一场,以为父母既然能把我送入二中的温暖港湾,就一定能想办法把我从边远的流放之地拽回到前排。

    果不其然,在我一番死磨硬泡下,我妈万般不情愿地拨通了班主任的电话,耗尽了四十岁的她最后一丝颜面,竭力恳求,最终班主任勉强答应安排我坐到第四排的位置,这对于借读生的我来说是一件相当勉为其难的事情。

    逃过差生的牢狱之地,我揣着一腔满足游荡在班级的中游地带,心中渴望爬得更高、更远。温润时光里,我开始打响学习征程中的第一炮,愿努力不负春光,待我去尝一尝成功的滋味。

    高二的冬天,很冷。我徜徉在浑浑噩噩中虚度光阴,一颗力争上游的心早已在失败的阴影中被磨平了棱角,每每看见路边跌落红尘的腊梅残瓣,我暗许自己和它的命运大抵相同。

    那年冬天,除了天气格外冷。还有一件特别的事情,班里继我之后,又转来一个新同学:小想。她是我后来的同桌,两个因同是“借读生”而被命运捆在一起的人,相互扶持,彼此成为高三路上最坚强的后盾。

    小想和我不同,她性格爽朗率真,并未因借读生的特殊身份而刻意远离班级里的其他同学。时常看到她和大家高声谈笑,我心里总是痒痒的。

    小想的突然出现,对于徘徊在白天与黑夜这道夹缝里的我而言,无疑是件开心的事。和她在一起,我变得更愿畅所欲言,我知道,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借读生。

    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之后,班主任要求全班同学在教室的后宣传栏郑重写上自己的理想大学和专业,以此作为最后冲刺的目标。那天,窗外下起大暴雨,我在宣传栏上写下了“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字迹飘逸婉转,一点一滴镌刻着梦想的呢喃。小想用十分怀疑的目光打量我,嘲笑我白日做梦。与我相比,她倒颇具现实,只填了家乡一所不具名气的二本院校。但是,不论大梦、小梦,只要是梦想,就配得上那颗真诚的心与赴汤蹈火的努力。

    临近第二次模拟考试的关口,我和小想都已步入激战高考日夜兼程的路上,与朝阳同行,我们不分昼夜地开始了一番高考大作战。我数学不好,面对差成一团渣的数学谜谷,小想成了我最好的老师,她总和颜悦色地鼓励我:“只要努力,一切都不晚。”似乎在她的高考字典里,没有认输二字,努力便可以打败所有阻挡前进的大怪兽。分秒必争的艰苦时光,我也不忘去帮小想梳理英语。在我的紧密督促与循循善诱的引导下,小想头一回学着在纸上勾勾画画起英文字母,尽管写得有些蹩脚,但总比从前多了一分不怕挫折的恒心。我相信,假以时日,她的英语试卷上定能形成勾连重天的大好局面。

    高考前三个月,我和小想每天按时按量完成语文、数学、外语和文综四套试卷,不偷懒、不懈怠,铆足劲为六月冲杀做准备。蒸蒸日上的成绩让我俩拿到第二次模拟考试分数的瞬间喜极而泣,尽管距目标还有一段距离,但我们都笃信成功是属于最努力的人。

    高考前一天,小想写了几句话留给我,“与你相识,是缘。能一起奋斗,是缘。相信六月,我们一定能看见最美的彩虹。还是那句话,只要努力,一切都不晚,送给要高考的我们。”

    揣着那张纸条里小想的祝福,我在黎明的早晨赶去梦想的发射台,最后一次擦亮战舰,等待起航的命令。

    腾云驾雾在高空彼端,我看见许多道梦想的彩虹横跨云间,我终于知道,当你为了这么一次美丽的瞬间,所付出的汗水和眼泪都不再显得那么苦涩。

    那年夏天,一场美梦的终点,我虽然没去成西安外国语大学,但我依然不枉初心,考上了省城一所二本院校的英语专业,实现了我多年的梦想;小想也如愿考取家乡那所心之向往的大学。在这场梦想的战斗中,结果光鲜绚丽,却不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那个青春的年代所流露出的为梦不屈的倔强精神。

    (作者系合肥师范学院2016级英语专业学生) (浮海沉鱼)